一个月后,那家北京官宦用船送女儿到南方去完婚,行船到运河天妃闸时,
突然风浪大作,桅折船翻,全家人葬身水底,唯独某甲的女儿命大,遇救得以生
存。但这里的人家谁也不愿收养这个姑娘,就将她送到了官府。官府向她询问来
历,她只知道主人的姓氏,说不出主人的名字和官职,因为她刚到这家不久。问
到她家中的父母,说得清清楚楚,毫无差错。官府将文牒送到沧州,某甲的事就
再也包不住了,立刻在沧州内外传扬开来。某甲无奈,只得按官府的命令,又将
女儿接回家中。
某乙的儿子以为某甲的女儿真的死了,这时已经和他的表妹结了婚。但是某
乙的心中却愤恨难平,他想自家已下过聘礼,某甲的女儿就是他的儿媳了,某甲
胆敢将她卖掉,这不但于礼不容,也是对自己的蔑视和污辱,思来想去咽不下这
口气,就要到官府告上某甲一状。
本来这事一传出去,某甲就觉得无地自容了,现在又要吃官司,那不就要倾
家荡产了吗?某甲惊慌万状,托人说情,答应仍将女儿按婚约嫁给某乙的儿子,
某乙和儿子见这事也不吃亏,就答应这样了结此事。
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某乙的儿子已与其表妹成婚,但聘期在后,现在
某甲的女儿要做正室,某乙儿子的表妹家听说后,哪里肯让?又要到官府告状。
于是事态纷纭纠葛,有成大狱之势。甲乙两家的故旧,都出面调和,让某甲出资
将女儿迎接回来后,嫁给了某乙的儿子作了侧室,此事才平息下来。
该女的丈夫并未亲去迎娶。而是由公爹用牛车接到家中。
该女见到婆母,苦苦辩解,说那事并非自己所愿。其婆母说:&ot;既然不是你的
意愿,那时你为何不说你已有丈夫。&ot;该女无言应对。婆母带她去拜见正室,她犹
豫不去。婆母说:&ot;你被卖为婢女时,也不拜见?!&ot;该女无言以答,只好按礼拜
见。婆母对她终身以奴隶看待。
太夫人给孙子补进了前面的经过,纪晓岚的一双眼睛眨巴眨巴地看看屋中的
婢女,似乎在思索什么。太夫人看水明楼里的几个婢女,连同刚买来的文鸾,这
时都在身边,就转脸向她们说道:&ot;她父亲不过图多得些钱财,那女子不过是想过
富贵的生活,才生出这样的计谋。哪里知道反倒把原有的财产损失了。
人生在世,命运已定,应该打消那些虚妄的念头。&ot;几个婢女听到老夫人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