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四代儒医陆大丞&039;,不正可做个对儿吗?&ot;纪晓岚说着,看看大家。
大家见难不住他,也越说越来劲儿,王文治走到纪晓岚近旁,说道:&ot;那么,
朝阳门内的&039;东京石朝议女婿乐驻泊药铺&039;,你对个什么?&ot;“崇文门外的,&039;西蜀
费先生弟子寇保义封肆&039;,对之可也。&ot;刘半江、戴震等,都佩服得连连点头。
说话间,他们已过了珠市口,来到同仁堂药店近前,王文治正想说一些什么,
却见刘墉把纪晓岚拉到了一边,刘墉用手向巷内指着。大家看去,见正是同仁堂
药店那个迎街竖立的大招牌,上面写着:自制川广云贵生熟地道药材刘墉说:&ot;纪
春帆,你给同仁堂的牌子,对个下联。&ot;纪晓岚抿嘴一乐,说道:&ot;琉璃厂也有块
招牌,正可做它的下联!&ot;“什么招牌,我怎么不晓得?&ot;刘半江插话说。
&ot;茶宝斋的招牌,
揭裱唐宋元明古今名人字画
是天成的巧对呀!&ot;随即道。
这回大家心服口服,纪晓岚如何会把这些东西记在心里,真让人琢磨不透,
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
已经到了瓮城,刘墉看得很仔细,各家店铺大小不一的招牌,他一个也不放
过,忽听纪晓岚在后面说:&ot;前面就是啦!&ot;刘墉看纪晓岚指的,是个小卦摊上的
幌子,上有四个字:&ot;大六壬馆&ot;,心中顿时一惊:好个纪晓岚,果然将这些不惹
人注目的东西,全都记在心里,其心之细,何人能及!
四库全书的编纂筹备,已由东阁大学士刘统勋主持,开始了工作。刘统勋将
纪晓岚从翰林院要来,帮着忙活。这开馆要做的,有几件大事,选定馆舍,建造
书阁,组织纂修人员,搜寻散佚书籍。经皇帝御准以后,这几项同时展开,纪晓
岚主要管搜寻遗书。
皇上下了诏书,要各地大量搜寻古今藏书,然后进献入京。由纪晓岚等人,
负责检阅,分类列目入库备用。这项任务很艰巨,多亏了纪晓岚记忆力超人,过
目不忘。有时别人提到一个书名,专管登记的人,还要查一查登记簿,才能说清
楚,纪晓岚能张口就讲,说出书家的省别、书籍的版本、入库日期、存放处所等
情况,让众人刮目相看。
这天接到山东的奏报,搜集到一大批珍藏秘本,都是罕见的珍品。乾隆闻之
大喜,想这山东,是孔圣人的家乡,自古文风极盛,历代都有杰出的文人才士,
留下不少的著述,理所当然。再说这样的地方,也有很多不愿入仕的文人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