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总共有五个大教室,每个可容纳150人。教室是敞亮的大厅,设备好,学校房间的电气照明也好。
学校图书馆约有15000册藏书,包括该校自己的出版物在内。学校有一个小印刷厂,用手摇印刷机印刷教员们编写的教材。
学员们每日在食堂用餐3次。饭食有50是大米,其余的50是其他粮食,如玉米、高梁、小米、土豆等。每位学员每日有700克的副食品和15朝鲜元现金。除食堂外,还有营业性饭店,可以用低廉价格就餐。学校自己储备并腌制蔬菜过冬。教员们在单独的食堂用餐。学校里还有附属的理发店、浴室、鞋店及裁缝店。
学校门诊所拥有资深的医师和必需的药品储备,还有住院部。学员的体育锻炼很受重视。学校办有大幅的墙报&ldo;列宁的旗帜&rdo;,每周都报道校内生活。
学校现在基本上都是富有经验的教员,其中校长朴泰华、马列主义基础教研主任刘善洪,他们都毕业于苏联的师范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张周益是国立中亚大学研究生。党的建设教研室主任李日根毕业于联共(布)中央附属党校分部。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在苏联、中国、日本和朝鲜受过教育的教员。
自1946年6月开学以来,学校已有21届毕业生,总人数为4756人,其中男性4331名,女性425名。现时在校学员共639人,其中250人,即学员总数37,至少是担任劳动党省(道)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学员中有很多军人、游击队员、共和国英雄。
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时认真地听取教员的每一个词。在1951年10月份毕业的最近一届674名学员中,有121名获得优秀成绩,占总数179。
学校开设7门课程:
1马列主义基础;
2资本主义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3党的建设;
4朝鲜近代史;
5世界政治地理;
6现代通史;
7军事。
学员的课程负担为每日6-8课时。
同教员们交谈时发现,教员不注意自己的学习提高,没有一个人做学位论文。还有,学校目前只有为期3个月的学习班,不可能进行俄语教学,而且有些大课程,像现代通史及其他一些课程,讲授有困难。教员自己都不能经常听电台广播,因此无法及时完整地向学员们讲述当前形势。
报纸也很迟才送到学校。领导们不常去平壤,这一切缺点的结果表现为学校同当前各种事件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还有一个大缺陷就是学校不看电影,因为没有放映机。
尽管存在所有上述缺点,学校还是取得了巨大成就。学员们接受的教育基本上是联共(布)的极为丰富的经验。学校以自己的毕业生为荣,他们当中有共和国女英雄之一赵玉喜(chookhee),共和国英雄姜恩哲(kangenchel)、金基洙(kikio)及其他很多人。劳动党中央党校培育了为教众多的干部,他们为战胜敌人,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贡献了自己全部精力。
二、金矿
现处于废置状态。战前在这个矿工作的约有300人,而现在只有被一个私人业主雇用的25人在干活。矿石开采用手工,运输也是手工。矿山附设一个选矿场,也只有1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