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一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包裹糊里糊涂地跑到他胳膊上,&ldo;怎么?那些小伤已经休息好了,赶路是无碍的,为什么不能走?&rdo;
张车前不由分说将他拎上马,&ldo;这里每座山头都有山贼,开春后尤为猖狂,你来时有应试的旗子他们不动你,回去就未必了。&rdo;
燕一真叹口气,&ldo;可我未寻得亲友在此,银钱也不多了,能躲几时?还是及早回去的好。&rdo;
张车前忍了又忍,终于还是说道,&ldo;城中有座文韬书院,还缺个夫子。&rdo;
24
燕一真留下来的事就这样意外地定下了。
事实上,张车前说得还是太委婉。坐落在城中心的文韬书院不是缺个夫子,而是完完全全地没落了。
书院最早的主人是当年第一任知州,也曾有过一段享誉中原八城的辉煌历史,出过不少诗文大家,甚至有些位极人臣的角色。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随着文人式微,书院门前车马渐稀,直至今日,已然成为一个巨大的摆设。
&ldo;你是说,如若今年再没有夫子来授学,书院就要被收回?&rdo;燕一真问。
&ldo;城东最大的酒家早就看上了这里,书院位置太好,他若能在此开上酒楼,一辈子都不用担心了。&rdo;
张车前一面说,一面领着他往书院后厢房走去。
沿路厚厚的积雪无人清扫,踩上去,底下是更厚的落叶与枯枝。
&ldo;这里一个人都没有了?&rdo;
&ldo;倒也不是。&rdo;张车前说,&ldo;有些进不去村塾的穷人家会将孩子送来这里,古伯自己当夫子,教他们识字。&rdo;
&ldo;古伯?&rdo;
&ldo;看守书院的人。我小时候他就在这里了,你马上会见到他。&rdo;张车前说着,扣响了一间耳房的门,&ldo;古伯,我来了。&rdo;
25
古伯比燕一真想象中年轻许多,听张车前刚才的描述,他还以为是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原来只有三四十岁的样子。
张车前将燕一真愿意留下授书的事说了一遍。
古伯听了,沉默了许久。
&ldo;你有心了。&rdo;他最后只说了这么一句,便回了房。
那挺直的背影,却像是背负着整座大山,任谁都能感到那股浓浓的悲哀。
燕一真捅捅张车前,&ldo;张爷,这位古伯好像心情不太好。&rdo;
张车前却答非所问,&ldo;有一日是一日。&rdo;
第6章【26-30】一个保姆的诞生
26
开春雪化后,果然有五六户乡下人家送了小孩来。
穷苦人拿不出拜师礼,几家凑齐十条肉干当作束脩交在古伯手里。
古伯挑走了其中两条,&ldo;其余的成色不好,拿回去自己用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