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隆绪看着这树上缠得一片片绸缎,甚至还有一些细毛皮,颇有些羡慕。快到球场,便见外头有几家粥铺,香香浓浓的粥味儿勾得耶律隆绪口舌生津。
&ldo;这就是米行的广告了,&rdo;李壮指着粥铺道,&ldo;粥铺总是请有好手艺的大师傅当众熬粥,这粥等会儿会送给得胜的球员们,不过贵人要是想尝个鲜也可以进去坐坐,不过给些打赏就是了。&rdo;
耶律隆绪刚想说好,便听那边球场上人声一浪高过一浪,喊好声,嘘声,好像还有吹口哨的声音,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指了指球场道:&ldo;还是先去那边看看吧,照你说这儿散了场,这粥铺也没那么早走吧。&rdo;
&ldo;到也是。&rdo;李壮点点头,很有些急切地领了人去了球场。
&ldo;五儿,还有好票没有?&rdo;李壮远远地便与一人打招呼道。
&ldo;李哥你怎么现在才到,好票也就还有十来张了。&rdo;
&ldo;贵人你看,这票分好中差三档,坐的地方不太一样,好票离台近,看得清楚,差票离得远,看不大清,您坐哪儿?&rdo;
&ldo;自然是座好位置,&rdo;耶律隆绪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扣索那几文钱,&ldo;来八张吧。&rdo;除了李壮、他自己和萧思温,还有五个侍卫,也一并都要了最好的位置。
一行人顺着走道向下走,找到自己的座位,场地上球员在耍弄着蹴鞠,一会儿用头顶,一会儿用跨接,那个皮球在球员之间来回飞舞,引来阵阵掌声,也会引来对家的嘘声。也有一下子失误了的,那叫好声与嘘声便会调换方向‐‐是的,这些观众们已经开始自发地选择球队并坐在一起,有些后世球迷俱乐部的雏形。
比赛很精彩,双方你来我往,相持不下,天色渐暗,耶律隆绪惊奇地发现在球场的半空,一圈琉璃宫灯被点燃,原本昏暗的场地瞬间明亮了许多。那个他原本以为天黑后就看不清的蹴鞠也在夜色里闪着荧荧的光。
&ldo;这球怎么会发光?&rdo;耶律隆绪疑惑地问旁边的李壮。
李壮还没来得及说话,坐在一旁的一个中年大汉便哈哈一笑道,&ldo;小兄弟,看你这打扮,咱们北边来的?来汴梁几天啦?我告诉你吧,这球会发光啊,是白云观的仙长们给施了法啦,我亲眼看见的,有一个仙气飘飘的道长将符水往上面一抹,然后这球夜里就发光啦,听说这位仙长手里有夜明珠呢。&rdo;
&ldo;这位大伯你也是大辽人?&rdo;
&ldo;嗯,我是大辽大周两边跑,两边人头都熟。&rdo;
&ldo;你做什么买卖的?&rdo;
&ldo;我啊,以前是丝绸茶砖换羊肉马匹,最近嘛,&rdo;他压低了声音道,&ldo;我正磨着跟控鹤军买天机布呢。&rdo;
&ldo;什么天机布啊?&rdo;
&ldo;我也不晓的,就说这布只有控鹤军里的妇人会织,仙长们给了她们一种奇怪的法器,让她们纺纱织布又快又好,我想淘换一批去北边卖卖看。&rdo;
耶律隆绪和那大汉都不是球迷,在球场边聊周辽两国的异同聊得极为投契,约好了后天汴梁城的樊家正店里再见,才随着散场的人们依依不舍地站了起来。
&ldo;仙长们做法会了!&rdo;旁边有人在喊。
耶律隆绪和很多人一起被请到了球场外面,除了球场中间,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他只能从人群里看着几个道人在球场中央摆了许多东西,然后口中念念有词地说着什么。
&ldo;这些道士挺会装神弄鬼的,黑乎乎的天地之间,弄点什么别人也看不清。&rdo;耶律隆绪正这样想着,突然&ldo;嗖&rdo;地一响,一根长筒里不知窜出了什么,在天空绽出一道极绚丽的色彩。
然后那几个道士又在灯下画了几张符的样子,可是与辽国的道士不同,他们没有点燃那些符,反而又点燃了一个长筒。
耶律隆绪本能地抬头,想再看一眼刚才那种绚丽的神迹,可只听&ldo;轰&rdo;地一声,那两个道士周围的灯突然暗了下来,然后是一点点的火星蔓延,一颗又一颗绚烂的火花在天空绽放。
&ldo;嘀‐‐&rdo;一声尖锐地哨声在场中响起,他身旁的李壮忽然窜了出去,人群里也有好几个青壮的汉子直扑场中,还有一些穿着和饭堂里禁军差不多服饰的人迅速站到人群外面,很快将人群劝导回城了。
&ldo;兄弟,这是怎么啦?&rdo;萧思温惊魂未定地拉了刚才和他们坐一起的辽国汉子问道。
&ldo;应该没事,&rdo;那大汉挠了挠头道,&ldo;估计是几位道长祈福失败了,有几回这样的事了,不过没大事,有控鹤军呢。&rdo;
过了半晌,李壮才带着一脸的黑灰笑眯眯地背着一个道士出来,与此同时,耶律隆绪看到那长长的像蛟龙一样的城墙里跑出来一列士卒,然后他们有的手里扛着细细的软软的管子,不一会儿便有水从那管口流出,有的则喊着整齐的号子排成一排迅速地传递着水桶,往球场中浇水,不过片刻那块还没彻底烧起来的球场便彻底归于平静。那些士卒列了队迅速地回到了城墙背后,仿佛刚才热火朝天地场景都是他的幻觉。
李壮将人交给另一个士卒送往白云观,他抹了抹脸上蹭到的灰,笑道:&ldo;贵人,咱们回吧。&rdo;
回程的路上,耶律隆绪有许多话想说,又有许多话问不出口。回到自己住的小院子里,听着一墙之隔的校场上,军中的长官似乎在犒赏那些出去救火的士卒,说笑声、唱歌声伴着烤肉的滋味飘过墙头,萧思温坐在他对面的石凳上,感叹道:&ldo;周军不可为敌。&rdo;
&ldo;小小的禁军军营便如此繁盛,我越来越期待汴梁的样子了。&rdo;
&ldo;明天一早,就能看见汴梁了啊。&rdo;
第109章汴梁春景
耶律隆绪是在院墙外的呼喝声里醒来的,他站在院子门外,看着一排排身上背着包裹的士卒在喊着号子跑步,那包裹和人头平齐,看着就不轻。
&ldo;虎贲之士啊,若我大辽有些军,必可横扫八荒、一统六合,哪会像周国的皇帝一样将这样的雄军禁锢在京城边上,天天在这么一个小小的校场上奔跑啊。&rdo;他看着也早早起来的萧思温,压低了声音,颇有不甘地说。
&ldo;殿下慎言,&rdo;萧思温同样压低了声音,&ldo;周国没有北上之心是好事,但咱们可不能没有防备。&rdo;
&ldo;北归后,我会提醒父皇注意的。&rdo;耶律隆绪郑重地承诺道,&ldo;我们要小心周国。&rdo;
&ldo;梁王殿下,早些用了朝食,咱们早些出发吧。&rdo;接馆使陈彭年笑嘻嘻地领着几个侍从进来,将几碟几碗的菜摆在院子的石桌上。侍从放下了饭菜无声地退下,他则挺殷勤地上前分发了银筷瓷碗。
&ldo;殿下昨天晚上没受惊吧,&rdo;陈彭年等耶律隆绪坐定,轻描淡写地问道,&ldo;昨天听说李队领着你去看球赛了?道长们烧了球场,没吓着您吧。&rdo;
&ldo;怎么会,我在球场上面呢,没事的。&rdo;耶律隆绪没滋没味地应付了两句,三口两口将那碗清粥并几碟小菜给吃下了肚,急促地说:&ldo;时候也不早了,咱们什么时候启程?&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