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关键时刻选择错误,抱憾的也许是终生。
卫格如此,秦在也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 鸽子大的那句话,说的是摄影人把鸽子拍得比人大,这是摄影角度的问题,但有人就是要说&ldo;道理我都懂,但鸽子怎么这么大?&rdo;
第8章
渔关镇沿海,渔夫多,百姓生活大多富足,但考出名堂的读书人少,私塾先生要从外地聘请。
听说卫格要坐馆,私塾的东家立刻不假思索地同意了,给的待遇还算不错:月俸一两,供食宿。
家里没钱,徐氏身子又不好,赚钱是重中之重。
卫格也不耽搁,把家事交代给卫颜,再三嘱咐她不要惹是生非,照顾好徐氏和小石头,便带上行礼离了家。
卫颜本想让卫格把小石头带去开蒙的,但不知为何,他改变初衷,断然拒绝了。
送走卫格,徐氏抱着小石头哭了多半个时辰,说自家儿子命苦,连个书都念不得。
卫颜这才回过味来,敢情卫格这是怕小石头步了他的后尘呢。
她觉得卫格能这么想也不错,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说明他正在慢慢成熟。
读书的事不急,小石头周岁才五岁,就是晚些时日也没什么。
……
卫格有了稳定收入,日子便有了指望,徐氏再不甘心,情绪也慢慢稳定了,两粒药服下去,身体好了大半,第三天就能起来烧火做饭了。
家里活少,卫颜开始谋算打猎的事。
徐氏胆小,直接告诉她去大雁山肯定不行,需循序渐进。
她打算趁着采野菜的机会,先把周围小山逛一逛,李家村周围山上的兔子和野鸡还是蛮多的。
只要打猎能带来收益,她相信徐氏态度软化指日可待。
卫格走后第二天,是个响晴的天气。
吃过早饭,卫颜带着小石头去她家前面的小南山。
到小南山要经过卫家的地,卫老爷子、卫老太太以及大伯娘张氏都在地里除草。
张氏伸展腰身时往卫颜这边看了一眼,随后跟卫老太太说了句什么,卫老太太便掉过头,换了个方向,继续干。
讲道理,人家是长辈,即便假装看不见他们姐弟也没毛病,卫颜作为晚辈非但不该计较,还应该主动打招呼才是。
但卫颜可不管这个,末世十年,她大多时候孤身一人,向来谁有实力就尊敬谁,一旦讲礼貌,那么泰半与求生欲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