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颜点开小茶的铺子,在几种丸药中找到清热解毒丸,买两粒,退出了界面。
虽说花的有些多,但徐氏的病不好卫颜就没法进山,没办法去镇上考察市场,更没办法进货赚银子了。
一出界面,两粒药丸就到了手里,土黄色,泛着药香,仅看表象就知道是好药。
但这样给徐氏肯定不行,没法解释来历。
想了想,卫颜去野地里挖了些蒲公英,洗净,用破砂锅煮了,然后又烧了开热水盛在碗里,把药丸化了,凉一凉后,自己先尝了尝,发现味道和颜色确实跟煮蒲公英的药汤没什么两样,就给徐氏端了过去。
&ldo;趁热把药喝了吧。&rdo;卫颜道。
徐氏还在垂泪,见卫颜进来赶紧用袖子把泪擦了,诧异地问道:&ldo;哪来的药呢?&rdo;
卫颜笑道:&ldo;我摘了些蒲公英,听说这东西清热解毒,就煮了一些。&rdo;
&ldo;哦……&rdo;徐氏对草药了解甚多,知道蒲公英的效用,当下也不怀疑,爬起来,咕咚咕咚喝了下去。
一碗热药下肚,徐氏脸上见了汗。
放下药碗,她重新躺了下去,叹息一声,说道:&ldo;三丫,你爹他可惜了啊。娘听你姥爷说,你爹不是没天分,就是穷闹的……&rdo;
因为没钱,卫格在读书上天然比好书院的学生差一些,县试、府试虽然过关,但名次都不靠前。
李家村到省城步行走三天,不算远。
为节省吃住费用,卫格去省城一般都卡着时间去,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考完就赶紧回,一天都不敢耽搁,就怕多花银子。
如此一来,他便很难做到交游广阔,没有结识能人、贵人的机会,就了解不来主考官对文章的喜好,对时事政治也缺乏一定的见识。
大顺朝承平三百多年,吏治早已不复开国时的清明,官员拉帮结伙,朋党严重,走后门者比比皆是。
学业拔尖的学生无需走后门托关系,即便走后门,也是名次上的差距,几乎不会落榜。
而卫格这样的穷书生则不然,他们实力不算强,名次大多排在中游以后,时运不济的,被人挤掉名额十分正常。
这也是卫格不死心的最大原因。
&ldo;唉,你爹已经说过,他今年拼最后一次,闺女,你不应该张罗分家啊,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犟呢,呜呜……娘心里苦啊!&rdo;徐氏又哭了起来。
卫颜无语,到底是她犟,还是卫格犟呢‐‐既然因为穷所以考不上,那就先赚银子嘛,吏治不清明,那就等吏治清明了再考呗。
书里说,两年后新帝登基,朝廷便开始整顿吏治了。
秦在便是在那个时候一鼓作气考完了府试和院试,拿了小三元。
他的科举之路也不顺畅,因为偶然得罪了某官员之子,考官便故意不取,在府试上蹉跎了两年。
这是他彻底黑化的最强催化剂,从此在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后来,二十六岁的他被男主告发,以被枭首示众结束了短暂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