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概是路上累了,徐氏起晚了,到厨房时,发现这里已经亮了灯,秦在座在灶坑旁,一边看书,一边往灶坑里塞柴禾。
卫颜正在熬蔬菜鲜肉粥。
徐氏心中一软,心道,这小子也算不错,聪明,勤奋,还如此体贴,在这一点上比卫格强多了,跟她这粗心大意的闺女在一起还是很合适的。
&ldo;三婶怎么这么早?&rdo;秦在听到脚步声,赶紧站了起来,&ldo;热水已经送到净房了,您直接去就成。&rdo;
&ldo;好。&rdo;徐氏眼里有了一丝笑意,她问卫颜,&ldo;你表哥呢?&rdo;
卫颜说道:&ldo;去买包子和馒头了,一会儿就回来。&rdo;
她负责买菜做饭洗衣,秦在烧火打理大黄,徐飞负责洗碗和买早点,他们仨这些日子就是这么过来的。
徐氏满意地点点头,&ldo;明儿娘来做吧,你该忙啥忙啥。&rdo;
卫颜想了想,说道:&ldo;行,明儿我去找个人帮帮娘,家里人多,你一个人干不过来。&rdo;
徐氏一忙就是三个月。
期间,在端木长安的帮忙下,卫格和小石头都进了端山书院,小的在启蒙班,大的则与秦在成了同窗。
十二月四日,距离院试还有五天。
顾山长给报考的考生讲了应对考试的要点之后,把秦在单独叫到书房里。
他皱着眉头问道:&ldo;秦在,有人说你对小三元志在必得,是这样吗?&rdo;
秦在脸上笑意不变,说道:&ldo;山长,不知是谁放出的风声,学生从未如此说过。学生年纪尚小,比学生博学者不知凡几,怎敢有此妄言?&rdo;
顾山长微微颔首,说道:&ldo;你能这样想很好。聪明是一回事,阅历是一回事,学政的眼光是另一回事。尽人事,听天命,勿要强求,你可明白?&rdo;
秦在点点头,&ldo;学生明白。&rdo;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奉天省考生三四千人,他一个十五不到的毛头小子想从中脱颖而出太难。
不过,明白归明白,自信还是要有的。
这几个月,秦在与徐飞和卫格仔细研究过学政的口味,并针对性地做了不少练习,自认为把握很大。
除非有人贿赂学政。
其实也不是除非,而是必然,看去年历县的考试结果就知道了……
一想起这个,秦在就觉得心里堵得慌。
关于他对案首志在必得的流言始于十天前,薛宝文的祖母来省城那天。
他觉得那老妖婆此番来省城,可能就是为了贿赂学政,并力争让自己心态不稳,确保薛宝文拿到案首的。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