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聪明。
曾师事文章博士菅原文时(注2),成为文章得业生(注3),自己也在宫廷任职文章博士。然而,有一天,他突然起了向佛之心,皈依佛门,落发出家。
法名为心觉。
由于本性老实,成为僧人时,他经常自问:所谓僧人,到底是何种存在?身为僧人,在这世上到底要做些什么事才算可贵?
他自律行为,清心寡欲度日,诵读经典‐‐这些都是理所当然之事,也是僧人活在这世上的基本教条。但除此之外,僧人又到底该做些什么?
心觉得出的结论是修功德。
能给别人带来好处的行为,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行为‐‐这才是僧人应采取的行动吧?
那么,「诸功德中,何者为最?」
在所有功德中,到底什么事算第一呢?
对身边的人行善‐‐倘若身边有穷人,即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对方;倘若身边有挨饿的人,即分送自己的食物给对方。自己只要拥有能维持生存的衣食便可。
但是,这些事在平常也办得到,更已经在实践了。何况这些善事只适用在碰巧遇见自己的人身上。
即便分送衣食给这些人,也不过是一时的功德而已,过不了多久,人们大概又会陷于忍饥挨饿的处境中。
那么,自己该做的是不是普及佛教教义呢?
于是,这位老实人最终得出以下结论‐自己能做的第一功德是建造佛堂、制作佛像。
自己的生命有限。
总有一天将离开这个人世。
然而,佛堂和佛像在自己死后仍可以留在人间,直至未来,也可以引导人们走向佛教之道。
这正是心觉的道理。
可是,他没有钱。
因此心觉决定行走诸国,向各方人士募款。
心觉在播磨国某河滩,看见几个人围着一名法师阴阳师,正在安设好的祭坛前施行祛邪法术。
所谓法师阴阳师,是打扮成僧侣的阴阳师,乍看之下和僧人毫无两样。
大致说来,阴阳师有三种类型。一是在宫廷工作的阴阳师,另一是在民间为老百姓办事的阴阳师,第三种则是以播磨为据点的法师阴阳师。他们既非宫廷阴阳师,亦非一般阴阳师,而是僧人阴阳师。
这类法师阴阳师在进行祛邪仪式时,头上通常会戴一顶纸糊帽子。这顶纸糊帽子通称额乌帽或宝冠。额头贴着一张三角形的纸,正如在死人额上贴的纸那般。
当时在河滩进行祛邪仪式的法师阴阳师,刚好头上也戴着一顶纸糊帽子。
心觉见状,当下奔往河滩,问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