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应春亦不免黯然,&ldo;局势很坏。&rdo;他摇摇头,&ldo;杭州只怕就在这几天完蛋。&rdo;
&ldo;胡先生呢?&rdo;萧家骥问道:&ldo;不晓得在杭州怎么样?&rdo;&ldo;没有信来。&rdo;古应春忽然流下两滴眼泪,&ldo;这么一个好朋友,眼看他失陷在里面,也不晓得
将来还有没有见面的日子?
这两天晚上跟你师娘谈起来,都是一整夜睡不着觉。&rdo;&ldo;吉人天相!&rdo;萧家骥劝慰他说,&ldo;我看胡先生,不管他的相貌、性情、行为,都不象是遭劫
的人。再说,以胡先生的眼光、心思,又哪里会坐困愁城,束手无策?&rdo;这几句话很有用,古应春想了好一会,点点头说:&ldo;我也怎么样都看不出他是短命相。&rdo;
在古家吃了饭,师弟二人,同车而出;古应春将他送到了船公司,自己便到他的做地产的号子里,派&ldo;出店老司务&rdo;去买蟹;特为关照:只要好,价钱不论。
有这一句话,事情就好办了。那老事务也很能干,到内河码头上等着,等到一只嘉兴来的船,载来十几篓蟹;眼明手快,先把住一篓好的不放手,
然后再谈价钱。&ldo;五钱银子一个,大小不论;这一篓三十二个,格外克己,算十五两银子。&rdo;
&ldo;十五两银子,还说克己?&rdo;
&ldo;要就要,不要拉倒。你要晓得,蟹在嘉兴不贵,这一路到上海,是拿性命换来的;难道不值五钱银子一个?&rdo;说着,就要来夺回他的货色。
老司务哪里肯放,但是也不能照数付价;摸出十二两现银,塞到货主手里;此人不肯接,软磨硬吵,十四两银子成交。
将蟹送到古家,七姑奶奶刚好回家;拿蟹来看,只见金毛紫背,壮硕非凡,取来放在光滑如镜的福建漆圆桌上,八足挺立,到处横行。那老司务
看着,不由得就咽唾沫。七姑奶奶本性厚道,也会做人,当时便对老司务说,
&ldo;买得多了,你拿几个带到号子里,跟同事分着尝尝。&rdo;说着便从篓子里拎了一串出来,恰好五尖五团,整整十个,就手递了过去。
老司务却不肯要,无奈七姑奶奶执意要大家分尝,只好带了回去。然后亲自下厨,指挥厨子用紫苏蒸蟹。接着又开箱子找出一套银餐具,小钳子、
小钉锤,做得极其玲珑可爱。
正在吃得热闹的当儿,只见人影幢幢,有人声、也有脚步声‐‐七姑奶奶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见这种情形,一下子吓得手足发软、脸色苍白;
因为她家在她六岁的时候,遭过一阵火灾,当时的情形就是如此,快三十年了,印象不消,余悸犹在。
&ldo;不要这样子,&rdo;她又气又急地喊,&ldo;你们在乱什么?&rdo;一句话没有完,只见男仆扶进一个人来;七姑奶奶越发惊心,但总算
还好,一眼瞥见古应春是好好的。他抢上几步,亲手揭开门帘,不断地喊:
&ldo;扶好,扶好!&rdo;又抽空向里说了句,自是对七姑奶奶而发:&ldo;快叫人搬一张藤靠椅来!&rdo;惊魂初定的七姑奶奶问道:&ldo;谁啊?&rdo;
不知从哪里闪出来一个萧家骥,接口说道:&ldo;胡先生!&rdo;&ldo;哪个胡先生?&rdo;
&ldo;还有哪个?小爷叔!&rdo;七姑奶奶一听心就酸了;急急往门口迎了出去,正好男仆扶着胡雪岩
到门口,灯光映照,哪里还认得出来?&ldo;是小爷叔?&rdo;
&ldo;七姐!&rdo;满脸于思,憔悴异常的胡雪岩勉强笑了笑,露出一嘴森森的白牙,&ldo;是我。&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