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奥斯曼帝国的衰亡原因 > 第1章(第1页)

第1章(第1页)

[国际政治]《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战中东,1914‐1920(出书版)》作者:[英]尤金&iddot;罗根译者:王阳阳【完结】

编辑推荐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首次审读挖掘并解读了奥斯曼帝国的衰亡历程,以及对次世界大战的深远影响,并对现在中东政治政权民族等问题的根源性探索。

★作者写作一如既往地好读,并配有不少难得的历史地图和图片,图文并茂地再现了扣人心弦的历史画面。

内容简介

本书栩栩如生地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东,描写奥斯曼帝国在次世界大战中扮演的角色。中东是地缘政治的关键,奥斯曼帝国得到德国金钱、武器和军事顾问的支持,向英法俄军队开战。土耳其人在加利波利、美索不达米亚和加沙,给协约国以决定性的打击,然而战局逆转。巴格达、耶路撒冷、大马士革相继陷落。战后胜利者瓜分奥斯曼帝国,种下了现代阿拉伯世界永无止境的冲突根源。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尤金•罗根(eunerogan),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中东现代史高级研究员,前中东中心主任。他的作品《奥斯曼帝国晚期的国家边界》获得了阿尔伯特•胡拉尼奖(alberthouraniprize),另有畅销作《阿拉伯人》。

◎译者介绍

王阳阳,2008年浙江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2013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同声传译专业研究生毕业;2013‐201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育理论与政策及比较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全国二级口译。现为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读博士。

=================

理想国译丛序

&ldo;如果没有翻译,&rdo;批评家乔治&iddot;斯坦纳(esteer)曾写道,&ldo;我们无异于住在彼此沉默、言语不通的省份。&rdo;而作家安东尼&iddot;伯吉斯(anthonyburss)回应说,&ldo;翻译不仅仅是言词之事,它让整个文化变得可以理解。&rdo;[书籍免费分享微信jnztxy]

这两句话或许比任何复杂的阐述都更清晰地定义了理想国译丛的初衷。

自从严复与林琴南缔造中国近代翻译传统以来,译介就被两种趋势支配。

它是开放的,中国必须向外部学习,它又有某种封闭性,被一种强烈的功利主义所影响。严复期望赫伯特&iddot;斯宾塞、孟德斯鸠的思想能帮助中国获得富强之道,林琴南则希望茶花女的故事能改变国人的情感世界。他人的思想与故事,必须以我们期待的视角来呈现。

在很大程度上,这套译丛仍延续着这个传统。此刻的中国与一个世纪前不同,但她仍面临诸多崭新的挑战,我们迫切需要他人的经验来帮助我们应对难题,保持思想的开放性是面对复杂与高速变化的时代的唯一方案。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保持一种非功利的兴趣:对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本身充满兴趣,真诚地渴望理解他人的经验。

理想国译丛主编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

本译丛获理想国文化发展基金会赞助支持

导读

作为&ldo;圣战&rdo;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梁文道

9月11日确实是个特别的日子,世界历史的转捩点。

1683年9月11日,奥斯曼帝国大军最后一次围困维也纳。自那一天起,欧洲人就再也不必害怕这个曾经使得他们心惊胆战、夜半无眠的老对手了;他们的王室终于可以停止进贡割地,不必讨好自称是&ldo;地平线之主&rdo;的奥斯曼苏丹。自那一天起,奥斯曼帝国就停止了它在欧洲的扩张,并且开始逐渐失去它在这块大陆上的属地;曾经战无不胜的征服者几乎自此就没有打过一场值得称道的胜仗,等着他们的,是长达三个世纪的缓缓衰败。可是维也纳的主人哈布斯堡家族当时还不晓得历史的走向,所以慌乱紧张;而统率奥斯曼军团的&ldo;大维齐尔&rdo;(grandvizier,帝国宰相)卡拉&iddot;穆斯塔法(karatafa),也不知道自己和对手之间的差距原来在过去数十年间已经不知不觉地缩小,所以他好整以暇地命令属下搭帐篷[书籍免费分享微信jnztxy]。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就算再不济,可他们搭帐篷的能力也还是举世第一流的。凭着他们几百年来积累的经验,以及高超的组织能力,仅仅两天,他们就在维也纳这座古老的城市外头用布料和绳索建起了一座规模比维也纳还大、街道秩序也要比维也纳整齐的营帐城市,使得城内守军与居民在城墙上头看得大惊失色。大维齐尔的帐篷尤其显眼,四处悬挂丝绸,地上是图纹华美的地毯,这个帐篷包含了会客间、卧室、厕所,以及大会议厅,简直是座宫殿。可是9月11号之后,这里却只剩下一片颓倒的木杆和尚未燃尽的碎布。有史以来第一次,奥斯曼帝国的帐篷城市在欧洲沦陷了。

就和我们今天熟悉的&ldo;9&iddot;11&rdo;相似,发生在三百多年前的这场&ldo;9&iddot;11&rdo;事件也在后来的大众文化当中留下了很深的痕迹。例如维也纳乡郊特别响亮的教堂钟声,那曾是奥斯曼军队来袭的警报。又如&ldo;贝果&rdo;(bal),据说是维也纳人送给远来援救的波兰国王&ldo;约翰三世索别斯基&rdo;(johniiibieski)的礼物。当然还有牛角包,是大伙为了庆祝击退奥斯曼的特制面包,它的造型来自对手旗帜上的一弯新月。甚至托尔金在《魔戒》里头写到&ldo;米那斯&iddot;提力斯&rdo;(astirith)遭到围攻那一段时,他参考的原型就是1683年9月11日的&ldo;维也纳之役&rdo;,小说里城内的&ldo;西方人&rdo;是当年历史上的维也纳人,城外邪恶的&ldo;半兽人大军&rdo;则是奥斯曼土耳其人;而那些勇武剽悍的&ldo;洛汗人&rdo;,自是约翰三世索别斯基所率领的波兰&ldo;飞翼骑兵&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