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晚,青年土耳其党的三头执政同盟在大维齐尔的官邸用膳。只有恩维尔知晓这起刚发生在达达尼尔海峡的戏剧性事件。他笑着对其他几位尚不知情的同事激动地说:&ldo;是个儿子!&rdo;(untoanisborn)恩维尔向来公开支持与德国结盟,此次德国舰船前来令他喜若得子。他向同事简单介绍了&ldo;布雷斯劳&rdo;号与&ldo;戈本&rdo;号战舰,随后挑明了帝国当下面临的政治难题。根据战争法,奥斯曼政府有两种选择继续保持中立:要求德国舰船于24小时内撤离奥斯曼海域,或将其缴械并扣押在帝国港口内。[26]
若奥斯曼帝国把德国盟友的舰船驱逐出土耳其海域,后者毫无疑问会被候在岸边的英法舰队一举击沉。然而,当大维齐尔及其内阁向瓦根海姆提出让德国舰船缴械时,德国大使断然拒绝。随后,他们又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即让德国假装把这两艘战舰卖给土耳其。8月11日,杰马勒更是在瓦根海姆得到柏林方面批准之前就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官方公报,宣称奥斯曼政府以8000万德国马克‐一个杰马勒信口胡诌的数目‐&ldo;购买&rdo;&ldo;戈本&rdo;号与&ldo;布雷斯劳&rdo;号战舰。这两艘德国战舰将会取代被英国征用的&ldo;苏丹奥斯曼&rdo;号与&ldo;雷沙德&rdo;号无畏舰编入奥斯曼海军舰队。
对外宣称购买德国战舰,这对青年土耳其党人以及德国政府双方来说都是一着高棋,尽管当时德国方面仍十分困惑。一方面,委托建造并已预先付款的无畏舰被英国&ldo;窃取&rdo;曾令土耳其民众义愤填膺,而今德国雪中送炭般为帝国海军提供其亟需的新锐战舰,则让他们心存感激。另一方面,这两艘新锐战舰的入列使土耳其人能够成功压制俄国黑海舰队,令英法两国措手不及,进而使青年土耳其党人也从中受益。随后,&ldo;布雷斯劳&rdo;号与&ldo;戈本&rdo;号战舰被分别更名为&ldo;苏丹亚伍兹&iddot;塞利姆一世&rdo;号与&ldo;米蒂里&rdo;号,苏雄海军上将被任命为奥斯曼舰队指挥官,德国水兵也被编入奥斯曼海军;而瓦根海姆只得向柏林一一解释这些既成事实。对奥斯曼帝国而言,宣布购买这两艘德国战舰妙在既能让奥斯曼海军获得优势并加深双边关系,又能避免伊斯坦布尔放弃中立,被拖入四处蔓延的世界大战之中。
度过了1914年8月的这场危机之后,局势对奥斯曼帝国颇为有利。他们找到了一个欧洲强国来庇护其免受俄国侵略,并动员了民众积极参军,致使欧洲列强不敢对土耳其掉以轻心。他们还得到了新锐战舰,使奥斯曼海军在爱琴海与黑海的力量均比协约国更胜一筹。总而言之,伊斯坦布尔成功地在愈演愈烈的战争中明哲保身。奥斯曼帝国的理想状态是在这场欧洲冲突中始终保持中立。这意味着土耳其需要同盟国的其他成员拖垮其协约国敌人,而自己在此过程中能坐山观虎斗,等到奥匈帝国与德国胜利在望时才加入战斗,从而确保以最小的人力与物力代价实现其战争目标。
然而,德国却希望这位帝国盟友能表现得更加积极些。自从德国战舰被帝国收编后,柏林便向土耳其施加压力,促其参战。摆在德国战争策划者面前的唯一问题,是如何在这场大战中更为有效地利用这位帝国盟友。有人认为应让土耳其人开辟新战线,以挫败俄国对同盟国的军事行动,由此德国也能在西线集中更多兵力对抗英法两国。然而,与土耳其关系密切的人了解伊斯坦布尔为何迟迟不愿向俄国宣战。自1711年起,奥斯曼帝国与俄国共交战7次,均以失败告终,而最近土耳其更是接连败给意大利和巴尔干列国,这使它更无信心与俄国这位最可怕的邻居交手了。奥斯曼帝国深知,倘若1914年袭击俄国失败,就必然遭后者灭国。
另一些人则认为,利用奥斯曼军队的最佳方法是使其袭击英国在埃及的驻军。若奥斯曼军队能占领苏伊士运河,则不仅可扰乱英军与印度的通讯,还能切断英军来自印度、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补给通道。德国战争策划者十分清楚英军在苏伊士运河的实力不可小觑,但他们也相信奥斯曼帝国拥有端掉英军据点的秘密武器。
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不仅是一国之君,还是伊斯兰教的哈里发,统领全球的穆斯林社会。生活在埃及的穆斯林人数达1200万,英法治下的亚非地区也有几百万教徒。德国人试图凭借这些穆斯林对伊斯兰教的虔诚令英法两国后院起火,从内部削弱协约国力量。理论上讲,奥斯曼军袭击埃及并发起伊斯兰圣战,便能在埃及内部引发骚乱,进而一举击溃那里的英国驻军。
从约翰&iddot;布肯发表于1916年的畅销小说《格林曼陀》(greenantle)里可以看出,当时欧洲非常热衷于利用伊斯兰狂热分子这股潜在的力量。书中一位名叫沃尔特&iddot;布利万特的间谍组织首脑有过这样一段话:&ldo;伊斯兰是个尚武的宗教,毛拉即使在布道时也是一手《可兰经》,一手宝剑。试想一下,若是有像&lso;约柜&rso;(相传放置着上帝与以色列人契约的柜)这样能激怒千里之外梦想着天堂的穆斯林农民事物的存在,后果会如何?&rdo;小说中这些虚构的谈话发生在1915年末的外事办,而当时这种想法已在柏林政府成为现实。德国人称其为&ldo;伊斯兰政治&rdo;(islapolitik),并认为这会是奥斯曼帝国对战争最大的贡献。[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