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奥斯曼帝国的衰亡原因 > 第65章(第1页)

第65章(第1页)

看到一艘敌舰沉没,另三艘遭受重创,土耳其炮兵嗅到了胜利的气息,于是愈发猛烈地向搁浅船只开炮。一枚炮弹精准地击中了法舰&ldo;絮弗伦&rdo;号的弹药库,引发了剧烈爆炸,致使12名水兵死亡。舰船差点沉没,直到海水涌进弹药库,进一步的爆炸才未发生。法舰&ldo;高卢&rdo;号亦同样遭炮击损毁严重,舰体进水;&ldo;伊丽莎白女王&rdo;号则被直接击中5次。等&ldo;不屈&rdo;号撤离海峡,&ldo;海洋&rdo;号与&ldo;无阻&rdo;号上的幸存船员被成功救起后,德罗贝克便即刻升起令旗,号令所有舰船撤退。

看着英法战舰如此狼狈,马苏迪炮兵连尤其心满意足。1914年12月,&ldo;马苏迪&rdo;号被英国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随后其火炮从海床上捞起,重置于一座以沉船命名的临时防御工事中。当年该舰船的幸存船员如今重聚马苏迪炮兵连,他们向敌舰持续开火,直到弹药几乎耗尽。马苏迪的枪炮官塞菲克&iddot;卡普坦记下协约国战舰撤出战斗时自己的激动心情。&ldo;我们赢了,&rdo;他十分欣喜地写道,&ldo;我们报了当年沉船的仇。&rdo;土耳其炮兵继续向失控的&ldo;海洋&rdo;号与&ldo;无阻&rdo;号开火,直到这两艘舰船也像&ldo;布维&rdo;号一样沉入海底。[15]

当最后一艘协约国战舰蹒跚撤出达达尼尔海峡,土耳其人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重大意义。事实上,这是奥斯曼帝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所取得的第一场胜利。守卫海峡的炮手兴奋难耐,他们跳上炮台的胸墙,大声地喊着奥斯曼帝国的传统口号:&ldo;吾苏丹万岁!&rdo;(&ldo;padi?ah?&edil;okya?a!&rdo;)尽管如此,伊斯坦布尔以及帝国的其他城市对此次胜利却毫无反应,没有任何自发的示威庆祝或胜利游行。美国驻伊斯坦布尔大使称,警察只得挨家挨户地鼓励市民挂国旗庆祝胜利。

一位名叫哈基&iddot;苏纳塔的青年陆军中尉,听闻海军的这场胜利时正坐在咖啡屋里给朋友写信。他后来回想起那天的感受:&ldo;我们对战事知之甚少,不知敌军损失有多惨重。我猜一开始,就连政府也没有意识到这场胜仗的重要性,所以没有把它当做重大胜利来宣传。&rdo;在伊斯坦布尔的报纸上,奥斯曼军总司令部的确就那天的战斗发表了一系列报道,描述协约国攻击如何之猛烈,而土耳其守军如何为捍卫祖国,英勇地与世界最强大的海军作斗争。然而,民众并不太相信战争会就此终止,他们认为协约国舰队第二天便会卷土重来,继续发起进攻。[16]

另一边,如此惨痛的失利令英法两国瞠目结舌。3艘战舰被击沉,另有3艘损毁严重,无法继续作战。除此之外,还有千余人阵亡,几百人受伤。短短一天的时间里,协约国舰队的实力便锐减三分之一,却并未能重创奥斯曼军阵地。英法两国并不知道,奥斯曼军在此次战役中几乎毫发无损:海峡内的炮兵连基本完好,科佩兹点与海峡间的雷区也未被破坏,且只有不到150人伤亡。协约国3月18日的惨败为其在达达尼尔海峡的海上行动画下了句点,他们转而计划出动地面部队。[17]

伦敦方面,战争委员会于3月19日召开会议,共同商讨这一非常不利的局面。英军在达达尼尔海峡遭重创后,英地中海远征军步兵团总指挥官伊恩&iddot;汉密尔顿爵士向基奇纳勋爵劝说,称达达尼尔海峡仅靠海军无法强行突破,需要出动一支庞大的地面部队进入加里波利半岛,摧毁炮组,从而保证协约国舰队安全驶入海峡,并向伊斯坦布尔挺进。英军遭遇如此重大的挫败,毫无疑问将中止对海峡的攻击。皇家海军也无法再承受第二次类似的打击了。长久以来,基奇纳一直反对把地面部队投入到西线以外的重大战场上,但此刻他也别无选择。他对汉密尔顿说:&ldo;你知道我的观点,达达尼尔海峡必须拿下,如果为扫除障碍有必要在加里波利半岛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那就必须执行,并要贯彻到底。&rdo;随后,基奇纳承诺抽调75万名步兵参与此次战役。[18]

当时,俄国退出了协约国攻打奥斯曼帝国首都的行动。既然英法战舰未能成功驶抵马尔马拉海,沙皇政府认为他们也不必派出军队攻打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北部区域。除了在黑海沿岸闹出了一点小动静以外,俄军其实并未开展其他行动缓解协约国在达达尼尔海峡的压力。不过,英国官方历史在记录加里波利战役时还是提到,&ldo;直到6月末,俄军在博斯普鲁斯牵制了当地土耳其军3个师的兵力,后者害怕俄军登陆&rdo;,否则他们本可被调去守卫达达尼尔海峡。[19]

协约国计划用一个月时间筹备入侵加里波利半岛的军事行动。虽然一个月并不足以策划与协调这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上登陆行动,但协约国战争策划者知道,他们拖得越久,留给奥斯曼帝国与德国准备的时间便越多。海上先前进攻的延误已经给土耳其人一个月时间加固加里波利半岛的阵地。英国当下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接下来的四周里策划一场进攻,确保能击败与他们拥有相同准备时间的奥斯曼帝国与德国。

相比奥斯曼守军而言,协约国面临的挑战更大。一场海军与陆军共同参与的军事行动,其后勤与策划非常复杂。首先,必须集结运输船,将兵员、移动火炮、弹药、坐骑、食物、水,以及补给运送至前线。其次,抢滩登陆需要大批登陆艇与驳船。英国军官跑遍了地中海港口,以现金购买了所有小型船只(这种购买行为当然引起了土耳其与德国的警觉,他们察觉到一场登陆行动即将展开)。再者,还必须建造桥墩与浮桥,并将其运送至预定的登陆海滩,随后军队工程师还需克服艰苦的条件将这些码头设施组装完毕。医疗人员及设施也需就位,以准备接收伤员。同时,医疗船需随时待命,将重伤者送至马耳他与亚历山大港救治。这一系列的细节似乎没完没了,但个个又都事关重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