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奥斯曼帝国的衰亡多少页 > 第91章(第1页)

第91章(第1页)

协约国部队在加里波利半岛损兵折将,此前亦未能强行打通达达尼尔海峡,这些失利开始对巴尔干地区动荡的政治产生不利影响,该地区列国逐渐倒向同盟国阵营。经过一年的举棋不定,保加利亚于1915年9月打破中立,与德国、奥地利签署战争盟约。当时,俄军不敌德军,土德联军亦成功保卫海峡,这些使保加利亚政府认为同盟国会赢得大战胜利。因此,保加利亚于10月15日加入奥地利与德国,共同对抗塞尔维亚。

保加利亚参战对协约国的达达尼尔行动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塞尔维亚与希腊请求协约国派遣15万兵力,以保两国免遭同盟国攻击。这意味着英法两国必须在短时间内动员士兵赶往希腊东北部的萨洛尼卡,其中许多要抽调自加里波利半岛。汉密尔顿非但未能得到有效增援来镇守阵地,相反却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整师的兵力被调往巴尔干地区。

同盟国军队在塞尔维亚攻城略地,这对加里波利半岛上的土耳其军而言是个利好消息。11月5日,德国与奥地利攻陷塞尔维亚的尼斯,从而打通贝尔格莱德与伊斯坦布尔的铁路线(尽管铁轨受损,直到1916年1月才恢复通车)。奥斯曼帝国的欧洲盟友终于能将火炮与弹药直接运抵土耳其,加里波利半岛上的力量对比也因此发生剧变。英法两国对事态的最新进展深表担忧。他们那些已经人困马乏、缺乏补给的部队将面临更频繁、更猛烈的炮击。

截至1915年10月,英国政府一直面临着是否放弃达达尼尔海峡的决定。8月进攻的失败极大削减协约国在加里波利的阵地。西线战况不利,萨洛尼卡又分散一部分战斗力,导致协约国已无机动兵力可派往加里波利半岛实施增援。炮轰和狙击继续使协约国部队频繁遭受伤亡,疾病的肆虐又使坚守战壕的士兵虚弱无比。与此同时,土耳其人却从安纳托利亚运来强力火炮和新增部队,进一步巩固阵地。经过几个月的重大损失,英法两国已然无力回天,与其竭尽全力守卫终将失守的阵地,不如成功撤退减少损失。

10月11日,基奇纳勋爵向伊恩&iddot;汉密尔顿拍电,首度提出撤军:&ldo;据你估算,若以最安妥的方式从加里波利半岛撤军,将损失多少兵力?&rdo;汉密尔顿接到电报后非常震惊,他向部下吐露称:&ldo;如果他们真这么做了,那达达尼尔海峡一役就成了世上最血腥的悲剧。&rdo;汉密尔顿担心,第一批部队或许能避开土耳其人的视线,顺利撤出半岛,但全军撤退必然逃不过土耳其军的侦察,结果可能导致滞留岸上的军队被土耳其人围歼。汉密尔顿回复基奇纳,表示根据其个人估算,撤军会致使协约国损失35至45的兵力,并补充称根据其参谋长估计,这一数字将达50。[36]

尽管汉密尔顿的估算如此悲观,但负责监管加里波利战役的英国内阁委员分会‐达达尼尔委员会还是越来越觉得撤军无法避免。他们认为,协约国部队在加里波利连番失利,作为地中海远征军总司令的伊恩&iddot;汉密尔顿难辞其咎,他们不放心将撤军任务再次交给他。因此,汉密尔顿于10月16日被撤职,由查尔斯&iddot;蒙罗将军接替。有些人‐尤其是基奇纳‐仍提议将加里波利战役进行下去,称西线战况胶着,加里波利半岛仍是协约国战胜同盟国的最佳战场,且若不能保证达达尼尔海峡的控制权,俄军便会如瓮中之鳖,不堪一击。不过,即便坚持加里波利战役的人也意识到,只有等待冬季的风雪过去才能发起新一轮进攻。在此期间,协约国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守住阵地,而这些资源又是其他战线所亟需的。指挥官必须当机立断。

查尔斯&iddot;蒙罗爵士于10月末抵达加里波利半岛。在协约国三处孤立的阵线上,所见所闻令他大为震惊。他对一位参谋表示:&ldo;这就像爱丽丝奇境历险记,让人越来越好奇。&rdo;他询问赫勒思、澳新湾与苏弗拉的当地指挥官,是否认为其部队能顶住德国的重炮守住阵地,而这些师长最多只能保证尽力而为。这足以使蒙罗确信,撤军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但在此之前,他需要说服基奇纳。蒙罗向英国政府作了汇报,达达尼尔委员会决定,基奇纳亲自去前线审查战况。[37]

基奇纳从法国由海路前往加里波利,决意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撤军。他后悔当初没有派遣更多兵力投入加里波利战役,也仍然认为协约国在东线更容易取得突破。然而,当他赶到位于穆兹罗斯的地中海远征军总部,他发现身边的官兵全部倾向于撤军。这位陆军大臣只消亲临加里波利的前线阵地,便能明白撤军势在必行。

11月13日,这位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主要推动者终于亲自来到前线,察看那片他曾派诸多英法及殖民地部队浴血奋战的土地。即使这些部队对他心怀不满,也没有表现出来。基奇纳所到之处,官兵们都欢呼雀跃。他匆匆到访协约国部队在赫勒思的总部,并在赛迪尔巴希尔与法军会面。他还走访澳新湾,攀爬拉塞尔顶峰(rsell&rso;s),并察看内克的前线战壕,那里有许多澳大利亚轻骑兵团的士兵白白牺牲。基奇纳从苏弗拉湾的一处山顶眺望盐湖另一端的萨里拜尔山岭‐971高地与查纳克拜尔隐约可见,在那里,新西兰人取得被很多人称为加里波利战役中最大的胜利,尽管转瞬即逝。视察完加里波利,基奇纳终于弄清局势。之后,他向达达尼尔委员会写信称:&ldo;这个国家比我想象的要难攻克得多,土耳其军的阵地……是天然的要塞,若最初偷袭时未能将其征服,它们便能抵御大规模进攻,即便投入比当下更多的兵力,亦难以将其撼动。&rdo;仅凭英军之力不足以征服加里波利半岛的奥斯曼守军。撤兵势在必行。[38]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