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诵有些坐不住了,指着卢杞说道:&ldo;卢杞,还有你们这些人,快起来。这是成何体统?父皇正在哀痛之中,你们这样大声号哭打扰他老人家,岂是为臣之道?&rdo;
卢杞才懒得管许多,刚刚好不容易想出这个绝招,哪里有那么容易放弃?最好是一群人大哭大叫弄得皇帝出来才好……皇帝是个那么爱面子的人,知道有人要背底里惩办他最信任的大臣,还能不为自己做主么?!
李诵看着这七八个胡搅蛮缠的大臣,心里不由得有些光火起来,暗自骂道:这哪里还是朝廷,简直就是一群市井无赖在耍泼!
李世民一直冷言旁观,此时才不疾不徐的说了句:&ldo;卢大人做这番摆演,莫非就是以为,眼下朝廷会准了李怀光要办你么?还是你自己心虚,故意做作?&rdo;
一句话,顿时将号哭不止的卢杞给噎住了,他猛然一下抬起头来,眼睛里一阵异样的光芒闪出:&ldo;汉王这话是什么意思?&rdo;
&ldo;哼……&rdo;李世民略带鄙夷的哼了一声,朗朗说道:&ldo;刚刚太子殿下已经说了,今日是&lso;议事&rso;。也就是说,关于李怀光的奏折一事,尚无定论,要各位同僚们商议然后办理。卢大人,你们这又是跪地号叫又是眼泪鼻涕的,是大臣议事该有的样子么?&rdo;
李晟和浑瑊忍不住窃笑起来:这个李谊,故弄玄虚,挖苦人有些本事!
卢杞的那张蓝脸,仿佛都要变绿了,恨不得挖个地洞钻了进去。这时他才忿忿然的从地上爬了起来,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挥袖抹了一下眼泪鼻涕,站进了班列里。
看着卢杞等人狼狈不堪的样子,李世民身后的李诵,也有些忍不住,险些笑出声来。
卢杞丢了个脸,此时不免有些灰头土脸,瓮声道:&ldo;那依汉王之见,此事该当如此处理?臣牵涉在其中,不好发表意见。&rdo;
其他人都是静悄悄的,没一个人说话。大家都是明白人,眼下面对这种大事大非,没人起头的话,是不好跳出来当出头鸟的。
朝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眼光,都落到了那个昂然站在朝堂之中的汉王身上。
一个区区的纨绔子弟、乳臭未干的小儿,敢就这件事做个区处吗?那岂不是引火烧身!
李世民表情平静的环视了朝中众人一眼,然后,露出了一抹微笑。
这一抹笑,在卢杞等人看来,实在太过诡异!
这种时候,他居然还能笑得出来!
不等卢杞等人反应过来,李世民飞快一下转过身来,对着太子李诵拱手一拜,朗声道:&ldo;太子殿下,臣位卑言轻,朝廷大事,不敢妄下定论。但臣这里,有一个不错的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rdo;
李诵面露喜色,连忙道:&ldo;汉王请说,我等悉听高论!&rdo;
&ldo;谢太子!&rdo;李世民又转过身来,扬起手中的奏折,对身前众人说道:&ldo;众位同僚,都是小王的前辈鸿儒,想必都听说过&lso;将相和&rso;的典故。&rdo;
众人齐齐惊咦一声,纷纷想道:这小子,又要胡闹什么?眼下是扯这种东西的时候么?
李世民继续说道:&ldo;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于是受到赏识和重用。赵国老将军廉颇因此不服,屡屡出言挑衅,二人由此不和。后来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从此无人再敢欺凌赵国。&rdo;
说到这里,不太糊涂的人,都算是想明白了:原来这李谊,是想让卢杞去和李怀光讲和……这、这简直就是儿戏嘛!卢杞不是蔺相如那种胸怀坦荡的君子,李怀光更不是廉颇那种肝胆照人的良善之辈。姑且不说他们二人之间,会不会有一人出来负荆请罪,就算是有……另一人恐怖也只会往他身上多抽几鞭子,生怕那荆条扎得不够疼!
李晟和浑瑊则是心里一阵大笑:好你个李谊,真够损的!这不是逼得卢杞狗急跳墙吗?表面上看,是给卢杞一个台阶下,让他去与李怀光和好。可是……哈哈,他卢杞有那个胆子去见李怀光么?
卢杞则是像被捏住了脖子的鸭子,想要叫唤,却又叫不出来,憋得好不难受。
李世民趁热打铁,提高了一些声音说道:&ldo;眼下,卢杞身为国之重臣,忠心耿耿堪比赵之蔺相如;李怀光战功卓著直追廉颇。你们二人,都是大唐的忠臣和柱石,岂能因为一点点小的误会,而闹得这般不可开交。这岂不是要让大唐陷入灾难、让皇帝陛下失望透顶吗?卢大人,依小王之意,你与李怀光,各自退让一步,和解如何?毕竟,国家事大呀!眼下大唐正是多事之秋用人之际,岂能因为一点个人私怨,而废了国家大事?李怀光是个带兵的粗人,言语之间多有偏激和失实,卢大人其实也不必往心里去了。&rdo;
&ldo;这、这!……&rdo;卢杞简直百口莫辩,无言以对,心中忿然想道:李谊啊李谊,你究竟是真傻,还是装疯?我与李怀光之间,莫非就真是如你所说的,只有一点点的&lso;小误会&rso;吗?我甚至不认识他这个老粗!他要请表弹劾我,就是因为倨功自傲,要向朝廷抖威风,或者是有其他的小算盘。我、我卢杞,眼下在朝中一言九鼎,自然是人都妒忌……我跟他之间,私下哪里有什么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