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散了弓箭手,眼前却赫然出现了一群大盾牌铁阵,再也寸步难近。大铁盾牌阵前,更是有了一群铁甲骑士严密护卫,个个长枪马槊,都是精锐士卒。
李世民等人好不容易冲杀到了这里,却又陷入了胶着般的苦战。
龙辇上的朱泚呆坐着喘了几口粗气,心有余悸的抚了抚胸口,不甘心的下令道:&ldo;后退百步,近卫军在前方抵挡。&rdo;
方圆数里的大战场,已是杀得如火如荼。奉天县中的皇帝官员和百姓们,则是一阵心惊胆战,惶恐不安。
大战持续了近个把时辰之后,仍然胜负未分。
阵中的李世民、李晟和野诗良辅,都有些气喘吁吁,手臂酸麻。尽管三人到现在毫发未伤,但都有些气力不继。而且离朱泚越来越远,陷入了战阵核心的重重包围之中。
看来今日这一战,朱泚也是下了死决心,务必要击溃奉天一举剿灭大唐皇室了,差不多将手中的兵马全部调出,并亲自督战。这一场生死存亡之战,若没有一方完全倒下,是不会有什么结果了。
天微微发亮之时,血流成河尸集成山的大战场上,仍然一片喊杀声成潮。但所有人几乎都已经体力透支,声音嘶哑。
一直坐在龙辇中的朱泚,都已经吃过了两碟点膳,心急如焦的远远看着大战场。他没有想到,自己五万大军,居然不能迅速的扑灭这一两万神策军。李晟,果然不负其名,他手下的兵马,不愧是眼下大唐最精锐的御林军……还有那个李谊,大软蛋也到阵前来讨野火了,居然还不阵亡,真是气煞人也!
李世民策马左冲右突,已是感觉浑身酸痛,手臂发麻。跨下的青骓宝马,也都口吐白沫起来。他紧咬牙关,一次次的将手中铁枪刺向同样也是疲惫不堪的叛军士卒。野诗良辅和李晟二人,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都已是疲乏过度,眼下只是在麻木的冲突砍杀。而且之前和李世民一起杀入阵中的浑瑊,此时也带着身边为数不多的一些人,跟三人汇合到了一起。
四员大将,带着身边的悍卒,不死不休的与数倍于己的叛军,誓死拼杀。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四人彼此已经能够完全看清对方的面目身形,天已大亮。
四人的身上、脸上,已全都是血,几乎看不出本来的一丝痕迹。
就在这时,大战场的西北方向,突然出现了大队的铁骑,奔腾呼啸而来。
李世民等人顿时有些绝望的想道:叛军还有援军到来?!
可片刻之后,他们清楚的看来,新来的那一股铁骑,迅速的和西北方向的叛军厮杀到了一起。这一股生力军,战斗力明显要比鏖战了一夜的叛军要强许多,看似就要横着将叛军从中间撕裂成南北两半。
李世民翘首西望,清楚的看到,那一股骑兵越来越多,将叛军击打得节节后退。
而且那支军队的旗号,清楚明白的是‐‐&ldo;唐&rdo;字大旗!
唐!
李世民心中一阵激动,不由得周身一颤:又多了一支勤王之师!来得太好、太及时了!
李晟更是有些激动的大声疾呼:&ldo;朔方军!&rdo;
与此同时,本就坐在龙辇之中心有忐忑的朱泚,顿时恼怒而又惊怕参半的瞪大了眼睛,喃喃的自言自语道:&ldo;朔方李怀光……还是让这混蛋突破了渭水赶来了!&rdo;
他身边的一众官将都惊慌的道:&ldo;陛下,眼下怎么办?李怀光的朔方军,骁勇擅战人数众多。我军已经疲惫不堪,如何应战?!&rdo;
朱泚恨恨的环视了他这些将领一眼,极不甘心的大叫起来:&ldo;撤退!全军撤退!撤回长安!&rdo;
第一卷浴火第39章劫后余生
眼看着朱泚的车驾在众多铁甲的护卫之下仓皇退却,叛军也如同潮水一般的朝后涌退而去。本已是精疲力竭的李世民等人,顿时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震吼之声,趁胜掩杀。新赶来的朔方生力军铁骑,则是如同旋风一般的在后追剿砍杀,将叛军打得狼狈逃蹿溃不成军。
正当此时,奉天城头之上的铜钟&lso;咚咚&rso;的敲响,示意鸣金收兵。
李世民遥遥听见,一挥长枪:&ldo;收兵!&rdo;
李晟和浑瑊也止住本部人马,停顿了下来。唯独剩下朔方军,仍在拼死向前追剿叛军。
李世民心中暗自有些惊愕:这个时候,正好趁勇追寇,是谁在城头鸣金?我这个大元帅和浑瑊副元帅都在阵中,我们没有下令……莫非,是皇帝的意思,示意御林军收兵?事已至此,只好回头去问了。按惯例,御林兵马守卫禁苑,像朔方军这样的外兵,只能屯兵于城外十里开外,也是规矩了。也罢,让朔方军去追击,我们还是回奉天吧。或许那皇帝孙儿被惊骇了大半夜,此时正心慌胆寒,害怕我们走远呢?呵!
李世民勒住了马,一翻身从马背上跳了下来。这时却突然感觉双腿沉重不堪好一阵发软,落地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原来骑在马背上厮杀了一夜,这大腿都磨破了皮,小腿如同灌铅了,双臂麻木,全身更是酸痛不堪。在阵中厮杀的时候一阵激动倒是不大觉的,现在才感觉,早已是体力透支了。
野诗良辅则更是一屁股坐到了地方,如同水牛一般的喘着粗气,一边骂咧咧的嘟嚷道:&ldo;哎呀,我的娘!这就差点活活累死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