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眼下,这个当朝元老、李家泰斗,却是跪在地上请死,所为何事?李世民迷惑不解,回头看向了身后的浑瑊和李晟。二人也是面带疑惑,有些心焦的看着跪倒在地的李勉。
坐在龙椅上的李适也是神色一动,坐直了几分朗朗说道:&ldo;玄卿公,请起!&rdo;李勉辈份太大,连皇帝也不好直呼他的姓名了,只好称呼他的表字&lso;玄卿&rso;,而且尊之为&lso;公&rso;。
李勉抬头看了一眼皇帝,喃喃道:&ldo;陛下……罪臣失了汴州,罪该万死,如何敢再抬头仰望圣颜!&rdo;说罢,又跪倒了下去。
原来是失了城池!李世民心中恍然大悟:这个罪名,的确是有些大了!
旁边卢杞等人则是面带冷笑,阴沉着脸在一旁看戏。李世民见了,心中忍不住一阵忿然。
李适却是离了龙椅走下几步,亲手将李勉扶了起来,满是忧伤的说道:&ldo;玄卿率领几千残兵驻守汴州达数月之久,面对李希烈数万大军的猛攻,外无援兵内无粮草,难坚持这么久,已是殊属不易……朕不能怪你。当时朕调集了泾原兵马前往东都、汴州一带平叛,没想到,却是闹出了大变故,哎!……玄卿公不必自责多虑,朕复你原职,仍为工部尚书,检校左仆射。&rdo;
李勉顿时惶然泣下,喃喃道:&ldo;陛下,罪臣……理当一死而已,如何再敢忝居朝堂高位……&rdo;
李适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说了,然后有些颓然的坐回了龙椅上。李勉见皇帝不想再多说话,也识趣的走回了班列之中。
李世民心中的感觉可就有些复杂了:一来,能够赦免了李勉这样的忠臣义士,自己心中还是有几份高兴,毕竟他是自己的&lso;恩师&rso;;二来,皇帝这样凭着一己之好恶就定了大臣的赏罚,实在是有失公允。不过,看这些在坐的诸多大臣,包括卢杞等人在内,都没有一个人出来表示反对,看来大家都已经对这些事情习以为常了!
哎,这还是朝廷议事么?简直就是儿戏!就算李勉功可抵过不予治罪,也应该由御史、宰相们议定上疏,再请皇帝定夺才是……
这时,几名官员又陆续上报了一些前线的战事情况:从昨日平明到今天早上,李怀光率领朔方大军,与朱泚的叛军三次交手,节节胜利,斩敌万余。现已将敌军驱逐到了渭水以南。叛军龟缩进了长安城中,李怀光已经由渭水便桥推进到了长安咸阳县,镇劾京畿。
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众臣都一阵欢欣鼓舞。眼看着就能击败叛军重归长安了!
李世民自然也是一阵心情大好,眼看着坐在高位的李适也难得的露出了今天第一抹微笑,正准备出班说起抚慰李怀光的事情,一名太监却突然从大门闯了进来,口中大呼:&ldo;陛下,大事不好啦!&rdo;
众人一阵哗然,李世民更是差点跑上去一脚踹翻了这个不懂规矩的死太监。李适却是惊得从龙椅上坐了起来,颤声道:&ldo;何、何事?&rdo;
那名太监惶惶然的跑到了堂前跪倒在地,怯懦又满是伤心的喃喃道:&ldo;唐、唐安公主……&rdo;
李适的脸顿时抽动了一下,颤抖的指着太监,慌张张的道:&ldo;唐安如何?&rdo;
&ldo;公主殿下……&rdo;太监心慌慌的抬头看了李适一眼,这才一咬牙说道:&ldo;归天了!&rdo;
&ldo;啊!&rdo;众人一声惊呼。李世民心中也是一阵愕然:前几天李适才跟我说,唐安公主病重要我去看看,却没有见着。没想到,今天就……看来李适是知道唐安已经危在旦夕了,怪不得今天神色如此恍然!
李适顿时不顾形象的在众位大臣面前,大步朝外跑去,就差当场号哭了起来。众臣自然是一阵愕然,不知所措。
太子李诵也是焦急的一跺脚,跟着李适就朝外跑去。经过李世民身边时,低唤了一声:&ldo;皇兄,要不一同前往?&rdo;
&ldo;呃?……好!&rdo;李世民心中满是复杂的应了一声,跟在太子身后,往西厢房而去。
李晟、浑瑊等人,只在背后一阵摇头叹息。也不知道是感叹那苦命的唐安公主,还是暗责皇帝的形容失所。卢杞等人则是迅速的扎堆到了一起,窃窃私语的紧张商议起一些事情来。
李世民和李诵到了西厢房唐安公主房间的时候,皇帝李适已经是哭作了一阵昏天黑地,如同孩童一般。
李世民站在一旁,看着李诵也陪着父亲一起垂泪,心中的滋味,百般复杂。
第二卷龙阙第44章机会
不久以后,陆续有了一些皇子皇亲也赶了来,大多哭成了一片。李适触景生情越发的伤心了,坐在唐安公主的卧榻边,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在场的人当中,除了皇帝李适,哭得最凶的就是之前见过的小公主文安了。他趴跪在榻前,扯着皇帝的衣袖,看那情形就要哭得背得气去。
李世民站在一旁,心里也泛起了一股心酸来。父亲失去了心爱的孩子,这种心情,他是理解的。无论这李适是个多么无能的窝囊废,但为人父母的心情,都是相同的。不管怎么样,他的心中至少还存有对子女的深厚感情,不是那种心硬如铁的人。就像当初,自己失去李明达的时候,不也是一样的暗自流泪、伤心了许久么?不过不同的是,我那时候再怎么伤心,也没有因此而废了国家大事,眼前这个李适却……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