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rdo;李世民急忙伸手将浑瑊拉了起来,&ldo;来,朕敬你一杯。祝你旗开得胜一路凯歌!&rdo;
&ldo;谢陛下!&rdo;浑瑊的如同奔雷一般地嗓音已然发抖,眼眶也有了一些湿润。他郑重的举着酒杯,仰脖将杯中美酒喝了个干净。
李世民拍了拍浑瑊结实的胳膊,又走到了李光颜地面前:&ldo;李光颜,你让朕想起了一个笑话。&rdo;
李光颜愕然的一愣,不知道皇帝所指何事,还以为自己闹了笑话。
李世民笑道:&ldo;昔日李良器去世之后,蕃陇胡人曾放言说,大唐再无猛将,不足为惧。这难道不是天下最大地笑话吗?现在朕的面前,就有继李晟之后的大唐万人敌‐‐李光颜。&rdo;
李光颜这才释然,不好意思地哈哈笑了起来。
李世民赐给李光颜一杯酒,说道:&ldo;朕对你只有一个要求:此去昆仑、高原、西域,打出威风、打出气势来。让吐蕃人、西域人和大食人,见识一下我大唐万人敌地厉害!&rdo;
&ldo;末将遵旨!&rdo;李光颜欢欣鼓舞。
&ldo;来,满饮此杯壮士酒,阵前杀敌去吧!&rdo;
最后,李世民来到了小将徐韬面前,也赐了他一杯酒。
&ldo;徐韬,你跟了朕有多久了?&rdo;
徐韬很少经历这样地大场面,显得略有点局促,结巴的说道:&ldo;回陛下话,末将跟随陛下有……七、七年了。&rdo;
&ldo;七年,时间过得真快啊!&rdo;李世民如同温和长者看着徐韬,&ldo;当年你父亲随朕一起出征奇袭鄂陵湖,英勇战死勋国。然后,朕就收养了你。徐韬,你徐家地祖上是大唐最有名的大将、元帅。你看看你,也是生得这样一副天生虎将的雄躯。不要辱没了你祖上的英名,也不要辱没了你父亲的名声。此去吐蕃,你可以说是故地重游,那里也曾是你的故乡。你心里有什么想法没有?&rdo;
&ldo;俺……俺也不知道有啥想法。&rdo;徐韬都不敢正视皇帝,只是嘿嘿的笑,&ldo;俺就是高兴!俺终于可以像大师兄、二师兄他们一样,跟着浑大元帅出去干点大事了。俺一定用力杀敌、用心办事。&rdo;
&ldo;哈哈哈!&rdo;众人都笑了起来。徐韬尴尬得脸都红了。
李世民也是哈哈的大笑,他用拳头砸了一砸李愬结实的胸前,说道:&ldo;来,朕敬你一杯酒!&rdo;
&ldo;谢陛下!&rdo;徐韬有些愣头,拿过酒来一仰脖就喝了个干净。李世民的酒却都还没来得及喝。
众人再次大笑起来。李世民毫不在意徐韬的鲁莽,他放下杯子拿起酒壶递到了徐韬的面前:&ldo;徐韬,这壶酒朕可不是给你喝的。经过鄂陵湖的时候,你用此酒去拜祭一下你的父亲,还有战死在那里的唐军将士们。跟他们说,朕恐怕不能亲自去祭奠了,希望他们能够宽宥。&rdo;
&ldo;哦?……好啊!&rdo;徐韬拿过酒壶就笑了,&ldo;末将也很早就想去那里拜祭一下父亲了!&rdo;
李世民满意的看着徐韬点了一点头,转身走到了点将台上。
四员大将,六万兵马。兵戈如雪旗旌翻滚。威武雄壮的军姿能让人看一眼就热血沸腾;昂扬澎湃的斗志气吞万里如虎。
李世民亲自拿起鼓槌来走到军鼓面前,一言不发就敲响了大鼓。
众将士只听了第一个音符,就感觉浑身有些躁热‐‐是那首激扬慷慨的《秦王破阵乐》!
一曲终了,李世民扔掉鼓槌将手向天际挥扬:&ldo;去吧,英雄们!‐‐让大唐之风,袭卷天下!&rdo;(
结局篇第461章唐风(一)
路兵马,身上背负着无限的荣耀与历史的宿命,出发尘指向高原,冰雪之地即将迎来一场改天换地的巨大风暴。醉露书院
此刻,李世民的心情却是异常的平静。
大唐至开国起,高原吐蕃与草原汗国都是劲敌。前世的李世民,曾生擒突厥可汗阿使那利。可是时隔没多久,突厥再度兴起,可谓死灰复燃。
这一次,草原汗国换成了回纥,如今已经完全臣服如同高丽属国;吐蕃,必定要将其彻底消灭、融合,杜绝像突厥那样的故事重演!
李世民的心意非常坚决。从贞观来到景兴,纵观百年唐史,没有人比他更能明白&lso;历史使命感&rso;这样东西。贞观给人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回忆,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的遗憾。
这一次,景兴绝不能重蹈覆辄!
半个以后,大战之后的西征军整休完毕。大部份的吐蕃俘虏,也清谴到了河陇的各道州县,由地方暂时收管起来。:+往兰州。临走之时,李世民给驻守大非川和积石山的史敬奉与马勋下达了钧令,让他们继续驻守该地不得离开,直到完全平定吐蕃的消息传来。
出发前夜,李世民将随身的两员小将李愬与薛平叫到了跟前。
&ldo;你们两个,这一次西征立下了奇功,朕会按功行赏。&rdo;李世民说道,&ldo;尤其是李愬。你是唯一一个率军参加了西征、北伐两路征伐的将军,所立下的功劳足以标禀史册。朕不会亏待你们地。&rdo;
李愬和薛平都心花怒放的拱手拜道:&ldo;多谢陛下!&rdo;
&ldo;嗯。&rdo;李世民看着他的两员爱将,满意的微笑,&ldo;朕现在就准备班师前往兰州,视察兰州都督府,看一看河陇的麻烦事处理得如何。这一过去,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战事了。军队也会消闲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