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音未落,成片德国人的轰炸机就飞临了他们的上空,而看到这一个场景,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再次躲进了放炮洞。而且,所所有人。一个不剩的冲了进去,他们这些人刚刚冲了进去,一枚又一枚的炸弹从空中带着呼啸的声音落了下来……
没有人能够准确的描述上千枚炸弹几乎同时在自己的脑袋上爆炸所产生的效果。安斯特洛夫、克维尔罗谢和他的士兵们承受了来自外界巨大的压力。根据德国空军的战报统计,德国空军对这个代号为&lso;w阵地&rso;的地方投掷了大约7000枚炸弹,而+间,如果这样算的话,在这个地方的火力密度达到了每秒钟12炸弹。(美军在上甘岭火力最强盛的时候不过达到了每秒钟6发炮弹的极限。而这还是在飞机和火炮的共同作用下。不是像现在完全是由飞机独自干出来的)面对如此猛烈的弹雨的袭击。在放炮洞里面的苏军守备部队觉得就像是乘坐着一艘四处漏水的小船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上颠簸,强烈的冲击波震荡着狭窄阴冷防炮洞。所有的士兵在不断掉落的弹雨之中用双手紧紧的护着自己的耳朵,许多人缩成一团。而随着每一颗炸弹的下落。放炮洞的洞顶都会劈里啪啦的掉下无数的尘土。所有的人都紧张兮兮的盯着那些支撑放炮洞的柱子。每当一枚炸弹落在附近的时候,这些松木制成的组织就开始劈里啪啦的发出异样的声响。仿佛只需要再加上一点力量,这些看上去结实的柱子就会如同一个巨人脆弱的膝盖一样会忽然的崩塌下来,然后将他们这些人全部都埋葬在这片泥泞的黑土地里面。所以他们祈祷着,希望炸弹没有直接落到他们的顶上。不少人的牙齿都磕破了自己的舌头、嘴唇,甚至还有战士被炮弹散发出来的冲击波活活的震死。
德国空军的猛烈轰炸只是持续了短短的10分钟,这个时分的普通人而言好像并不算什么过长的时间。但是但是对于这些躲在放炮洞里面的苏军士兵而言,这看上去极其短暂的十分钟仿佛比一个世纪还要长上不少。所有的士兵的精神都已经崩溃了。当爆炸声完全的停息下来的时候。一个被吓坏的年轻士兵随即大声的哭喊道:&ldo;完了!完了!全完了。我们怎么能够抵抗。我们怎么能够抵抗该死的德国人。我们只能投降,只能投降了!&rdo;
而此时作为营长的霍尔塞:老的士兵试图制止这里的恐慌,但是随即而来的事情让他哑口无言。那是因为德国人的炮击支持的开始了。
面对这种情况,安斯特洛夫只能打电话向后方的炮兵求援,并且还派出了通讯兵向后方要求在后方休整的独立近卫坦克第1旅求援,要求他们立刻展开反击。但是这位营长并不知道的是,此时,更大的灾难出现在他后方的阵地中。
第六部第三百二十九章毁灭
更新时间:2010-7-1013:11:02本章字数:3382
此时,在红军第157步兵师后方2公:面,正是另外的一副景象、横七竖八的巨型战车、慌乱奔走的人群,简直不能让人相信这就是名震天下的苏联最精锐的独立近卫坦克第1旅的官兵们。虽然空袭的警报早已发出,但是,此时这些坦克兵们却仍然在拼命的挖掘躲避壕,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样做并没有任何用处。因为在几小时后他们都已葬身在在这些重型坦克之下的土坑里。
独立近卫坦克第37旅是当时在朱可夫唯一留在乌米斯河:机动部队。当然。这支部队也是朱可夫最精锐的部队。他们的指挥官是著名的坦克专家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这位将军卫国战争一开始就参加了卢茨克、杜布诺、科罗斯坚诸地的防御战役,是一位能干的有主动精神的战斗组织者,擅长组织与敌优势兵力进行克战。这些品质在莫斯科会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时任坦克4(后为近卫坦克第1旅)旅长。1941年10月上半月,该旅战士在姆::区顽强地阻止了敌,人坦克和摩托化师的推进,并重创敌军。他指挥的旅在西方面军第16集团军的编成内,完成向伊斯特拉方向360公里的进军之后,在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英勇作战,并参加了莫斯科反攻(参见莫斯科战役)。由于勇敢和出色的战斗行动,卡图科1日在坦克部队中第一个获得了近卫称号。而这个旅也的装备也是最全的。他们也是苏军唯一全部装备kv2坦克的部队
但是,现在。这支英雄般地部队遭到了几乎毁灭性的攻击。在空袭警报到来之前,他们的先头部队现实遭遇到了携带火箭弹的德国hs-129攻击机和fw-190战机的猛烈攻击。他们很快。其中的一辆标号为&ldo;123号&rdo;的kv2型重型坦克就变成了一坦克受到了重创,而无法开动。就在这个时候,天空中响起了巨大的轰鸣声,很快防空警报又响了起来。而那些刚刚躲过轰炸的俄国坦克兵们纷纷就地的挖掘战壕和临时地掩蔽所。但是当他们再次的抬起头来的时候。德国人的飞机也终于抵达了,但这次,并不是他们原先认为的德国人的hs-129攻击机或||括重型轰炸机的超大机群!
&ldo;看来我们十分的荣幸,因为那个威廉个人都派来了一架轰炸机!&rdo;看到眼前的这个可怕的场景,卡图科夫微笑地说出了一句自嘲的话,
而早在朱可夫调动兵力地时候。德国的情报部门就已经知道了这里有苏军最精锐的坦克部队坐镇(其实朱可夫原本是想将卡图科夫的部队调往姆岑斯克的。但是由于这个旅的坦克全部都是kv2重型坦克,而这种坦克并不适合在现在这种泥泞的道路上进行长距离的调动。所以。最后朱可夫还是没有将这支部队调往姆岑斯克。而是留在了乌米斯河地区,作为该地区的总预备队使用。所以,这支强大的机动部队也成为了德军重点关照地对象,当然,为了防止德军的空中打击。这些苏军的坦克都藏在乌米斯河阵地后方2里的一片小树林里面。但是这个小花招并没有难倒他们地指挥官万。至少德国空军的指挥官接到的命令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摧毁这个小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