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
给黄来儿打造坟场。
军队在白天的时间段,还是依旧在原来的营帐烧火做饭,一切如旧。
可一旦等到入了夜,十数万大军便是化整为零,悄无声息的流转到营帐周遭埋伏,而原本的营帐之中,埋的全是火药,连续五天,日夜皆是如此。
第四步。
等贼军做好了心理建设,来攻之际,留守的万余人就在营地外死守,将对方先锋大军给死死怼在门口,并刻意呈现不堪一击的佯溃之迹。
接着。
只需等贼军全军出击,便是可以成建制的形成溃败之势,让贼军放心大胆的大势冲入营帐,迎接血与火的洗礼。
第五步。
诸军合围。
当贼军大肆冲入营帐,被营帐中埋伏的火药炸懵逼之后,化整为零埋伏在周遭的明军,将会在这一刻尽数涌出,合围杀向这些刚经历过硝烟的贼军。
将这前后五步总结下来,就军事战略之上来看,其实并不算多么高明之举,其中任何一步,都是用烂了的计策。
但是,用烂了的并不代表不好用。
尤其。
这场仗,主打的就是一个信息差。
因为在闯王黄来儿及其主要谋士心中,都早已经是默认了明军内部不合,绝不可能有搞出这种计策的能力。
人之潜意识,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
当你的潜意识认可了一件事之后,整个人都会无脑的相信,就算是把你摁在地上告诉你不可能,你也不可能相信这一句不可能,依旧会固执的去践行。
这就是当有些人被电诈之后,哪怕是被警察和银行人员共同劝阻,依旧是坚持要汇款,甚至对劝阻人员破口大骂的原因所在。
“都是一群兵痞罢了,何来战力可言。”
朱老四凝望着下方围攻的明军,这帮由左良玉一手带出来的荆楚军,眉头紧皱着。
从最开始的第一步到最后的第五步,每一步都完美践行着。
然而。
在明军合围之后,闯王残部军马却是凝聚成了一个防御圈,死死的原地固守着,任凭明军怎么冲都冲不进去。
哪怕这些明军是在大明开国名将的带领下,亦是难以做到冲破防御圈。
战况如此,其实也很容易理解。
古语有句话说得好,将熊熊一个,兵熊熊一窝。
可是,当兵熊熊早就窝久了,你这个时候就算是换上一头老虎为将,同样无法短期内改变这些熊兵的性子。
左良玉麾下之兵马,都是土匪习性,素来是烧杀抢掠,欺软怕硬,比之天雄军、秦兵、关宁军,简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也就能打一打张献忠。
再反观黄来儿的闯王军队。
虽然中了埋伏受挫,此刻却是依旧井然有序,连成防御阵型,甚至连壕沟都挖成了。
此处当提一点,要突破对农民军的固有印象,那就是所有的农民军都是乌合之众这一点。
或许。
当农民军刚刚起义之初,大部分都是扛着锄头、手提菜刀的乌合,哪怕是聚集百万之众,可能只要几万官兵就能将其彻底击溃。
但是,当农民军有了钱之后,那就变得彻底不一样了。
从重甲步兵到马骑混旅,从火枪到大炮,只要是明军有的,起义军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