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穿书后我成了女主的踏脚石 轻言1226 > 第99章(第1页)

第99章(第1页)

而杂役杂工人员,温慧明确表示,要招收手脚干净的妇人,有一技之长或者识字的优先。

知道这个要求的百姓们倒没多少意见,毕竟要大老爷们去带孩子或者做饭洗衣服,那也不现实。

但萧循知道温慧的意思,提高女性地位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她要做的,首先就从提高一部分妇女的经济地位开始。

温慧始终相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妇女若是能挣钱了,家庭里若是开始依赖妻子的收入,丈夫挥向妻子的拳头,一定是会变少的。

温慧知道提高女性地位,是一个超级大命题,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她也没打算一口吃成胖子,首先给百姓留下一个印象,女人也是可以挣钱的,这样潜移默化,以后再有什么举措,可能推行的也能顺利些。

慈幼堂还专门辟出一块地方给另一部分,就是萧循的调研司。

第52章募捐

反正事情要一起做,萧循干脆在慈幼堂临时做了一个调研司的据点,他和下属官员就在这里办公。

他们的事情也不少,除了接待来汇报夭折婴孩情况的夫妻,还要记录具体情况,之后还要跟这些夫妻的邻里核实,以防有人是骗子。

总而言之,慈幼堂从开张的第一天起,所有人就都是忙忙碌碌,大门外的街上也是呈现出一片嘈杂景象。

不出温慧和萧循预料,第一天来投奔慈幼堂的,都是京城各处街上的小乞丐,从三四岁到十七八岁都有。

那些十七八岁的乞丐还生怕慈幼堂不收,跪在地上一个劲磕头&ldo;公主殿下大慈大悲,请收下我吧,我什么都能干,只要给口饭吃就行!&rdo;

最后当然是都接收了,反正慈幼堂还没招收到足够的杂役杂工,这些快要成年的乞丐,正好可以前期先带一下孩子,后期若是学不会技能的,也可以转为杂役杂工。

这些十七八岁的乞丐一被接收,城里的乞丐自然都知道了风声。

有那游手好闲的,自然还是继续做乞丐,每日讨得的饭食银子也够吃用了;有那家境衰落不得不做乞丐的,闻讯就立即往慈幼堂去,想着能靠自己的双手挣碗饭吃,也不算是辱没了祖宗。

慈幼堂几乎是来者不拒,反正人来了,回头大不了把那些年轻力壮的,让武师傅训练一下,去参军也是不错的。

也有刺儿头跑到慈幼堂想混饭吃的,对这种温慧就不客气了,直接让衙役抓住了就打一顿,多打几顿自然就知道厉害了。

刚柔并济,慢慢地自然不敢有人乱来了。

这个时候温慧才发现身为统治阶层的好处。

那就是只要她想实行的规则,谁也不敢来使绊子,毕竟她身后还站着好几尊大佛呢,谁都怕偷鸡不成蚀把米。

当然,其后的日子,朝堂之上为了这个慈幼堂的事,也是有过好几番辩论的,不少迂腐的大臣甚至连&ldo;牝鸡司晨&rdo;都说出来了。

结果太子冷笑着怼回去,讽刺那些大臣光会嘴上瞎扯,一点实事都不做,岂不是连&ldo;牝鸡司晨&rdo;都不如,于国于民无益,怎么还好意思觍颜站在朝堂上?

那筹备慈幼堂的,是太子的母亲、妻子和嫡亲的妹妹,花的银子也没从国库出,太子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把那些无辜找茬的官员骂一顿了。

总而言之,慈幼堂自打开张以后,不到几天就上了正轨,不只是慕名送孩子来的,不知凡几,便是招收杂役杂工的地方,也是门庭若市,不少贫家妇人都或主动或被动跑过来应招。毕竟慈幼堂不止管吃饭,还给俸禄。

这让那些提倡女性应该相夫教子的卫道士们频频不满,但这些应招的妇人好些都是家里的男人让来的,这就让那些卫道士们骂不出口了。

家无隔夜之粮,还不让人出去干活挣钱,讲究女人该相夫教子,是想人家一大家子直接饿死吗?

卫道士们也是读过圣贤书的,饿死百姓之类的事,他们自诩慈悲,又怎么可能会干?

到最后,他们也就只敢找个隐蔽的角落,几个人一起发发牢骚罢了。

为什么要找隐蔽的角落?因为在酒楼茶馆之类的地方诋毁慈幼堂,那是会被百姓鄙视吐唾沫的呀!

好容易有了个为百姓着想的善堂,你还要说他的坏话,你是不想要百姓好啊?

慈幼堂慢慢上了正轨,招收的大夫和杂役杂工等也多了起来,送过来的孩子有的刚刚出世,有的却已经十几岁,反正是家里养不起了,不得不送过来。

当然,慈幼堂收的最多的,还是女孩。男孩是非常少的,大部分也是身有缺陷。

但温慧还是觉得欣慰,因为女孩毕竟是被送到慈幼堂来了,而不是养不起就直接掐死溺死,或者送给人家做童养媳,说不定三四岁就开始干活,几年以后就病累而死。

她看着慈幼堂做工的妇女,和被送过来的越来越多的女婴,忍不住热泪盈眶。

无论如何,她也是间接救了好些女孩的性命啊。

半斗黍米就能换一个女孩的性命,温慧觉得很值得。

虽说要提高女性地位,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她也不是一无所获,对不对?

这些日子温慧也算是比较忙了,虽然陈王妃也经常过来帮忙,后来连赵王妃和冯晴、萧露等人也参与了进来,但温慧毕竟月份大了,还是有些吃不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