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说实话,对这一点,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人才又不是韭菜,埋土里浇上水就能长出来。
要培养出一个合格的人才,时间是要以“10年”为尺度来计算的。
现在整个EAST项目的周期才三年,上哪找那么多能用的人去?
想到这里,陈念不由得叹了口气。
然而,当他再次把视线投向万元西的时候,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东西。
他心里一动,开口问道:“你们有办法?”
“办法是有的但是”
万元西的表情有些犹豫。
“你先说来听听!”
陈念摆手说道。
“我们想把EAST项目做成国际合作项目。”
“国际合作项目?你的意思是引入外部科研力量?”
陈念稍稍有些惊讶,同时他也理解了万元西犹豫的点在哪里。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EAST从建成开始本身是参与了国际合作的。
作为ITER的成员,华夏方面负责了这个科学工程计划中10%的科研任务,也参与过大量的技术交流和沟通。
但归根结底,这样的“合作”是封闭性质的,也就是说,在华夏方面对外输出成果之前,没有人任何外部机构能接触到实验的过程,更不用说设备搭建的过程了。
而万元西的意思,显然不是这样。
他们想要做的,是改变这个项目的封闭性质,直接在项目内部,引入其他国家的科研人员。
不得不说,从某些方面来讲,这是一个危险的想法。
甚至可以说,会被当作zz不正确处理。
难怪他们从一开始就那么谨小慎微,估计就是为了给抛出这个建议的这一刻做铺垫。
——但退一步讲,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封闭吗?
在引入了其他国家的人员之后,我们真的会迅速丧失优势吗?
似乎,也不是吧。
此前的金属氢项目、H-20项目、变循环发动机项目都有外部人员参与,其中H-20项目更是有俄方的深度介入。
但,他们搞出新的战略轰炸机了吗?没有。
想到这里,陈念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个笑容。
也许,是时候调整一下思想了。
我们已经从技术转移的下游,逐渐爬到了上游。
再想维持百分之百的封闭性、安全性是不可能的。
那既然这样,不如借这个机会。干一笔大的?几天之后,会议室里,各自的代表相对而坐,神色轻松地交流着近况。
“。上一次见面已经是2003年了,拉夫,怎么样,过得还好吗?”
我方代表语带关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