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北宋生活顾问晋江 > 第57章(第2页)

第57章(第2页)

所谓时过境迁,八百年前的事,林依怎么胡诌都成,遂道:&ldo;二夫人聪敏,确是没那么多钱,那些地,除了二夫人的六十亩和大夫人的六十亩,其他的都赊欠着,后来卖菜赚了钱才偿还。&rdo;

方氏正在琢磨这话的可信度,李舒却开了口:&ldo;六十亩?我记得糙帖上写的,乃是一百二十亩呀?&rdo;

方氏着慌起来,忙道:&ldo;是林三娘记差了,是一百二十亩,那还只是水田,咱们家还有旱地呢。&rdo;

林依见她们起了争论,忙趁机告辞,这回方氏没敢再拖延,慡快让她走了。林依生怕方氏再追来似的,快步回到房中,长出一口气,道:&ldo;幸亏大少夫人把二夫人缠上了,不然还脱不了身。&rdo;

青苗不知林依最初的本钱来路,对方才她们的对话,听的并不是很明白,想了想,问道:&ldo;三娘子,二夫人是担心你当初租地的钱来路不正?&rdo;

林依回想在银姐床下挖出钱来的那一幕,斩钉截铁道:&ldo;莫听二夫人胡乱猜测,就是打络子赚的,那玩意虽不值钱,但抵不过积少成多。&rdo;

青苗没打过络子,懵懵懂懂点了点头,道:&ldo;二夫人定是妒忌咱们。&rdo;

二人正说着,李舒的声音在门口响起:&ldo;林三娘在家?&rdo;

林依忙起身相迎,心下诧异,才刚见过,怎么又来了。李舒同她到桌边坐下,问道:&ldo;你方才说我们家只有六十亩地?&rdo;

原来是为了这个,林依有些不解,李舒陪嫁,远不止这个数,怎会计较张家田地到底是一百二十亩,还是六十亩?

李舒瞧出她疑惑,解释了几句,原来她这人,最是重诚信,家贫不要紧,骗人她却要计较。

方氏为人虽讨厌,但林依毕竟要依仗她,便替她讲话道:&ldo;他们不是存心要骗你,不过是为了糙帖上好看些罢了。&rdo;

李舒还是不高兴,一百二十亩与六十亩有甚么不同,一样是个穷字,但写六十亩,代表老实可靠,一百二十亩,却是糊弄于人,没把李家放在眼里。

她心里这般想着,却怕这话传到方氏耳里去,因此没有讲出来,只道:&ldo;这事迟早是瞒不住的,作假好没意思。&rdo;

林依道:&ldo;也不算作假,本来是有一百二十亩,后来与大房分家,才少了一半。&rdo;

第78章任婶告密

张家分家在前,向李家提亲在后,因此在李舒看来,婆家还是欺骗了自己,她辞别林依,心里仍旧堵得慌,遂唤了锦书来吩咐:&ldo;去探听探听,二夫人可还有甚么事瞒着我,或是骗了我。&rdo;

锦书是个得力的,领命后,并不四处打听,而是径直去寻任婶,与之闲话道:&ldo;真没想到,二夫人连几十亩田,也要扯谎。&rdo;

任婶到底是方氏陪房,替她打马虎眼道:&ldo;家里穷,二夫人也是无法。&rdo;

锦书问道:&ldo;真只有六十亩地?&rdo;

任婶如实答道:&ldo;可不是,自分了家,就只有这些了,虽有几亩旱地,却是不值钱。&rdo;

锦书看了看她,又将在厨房忙活的杨婶望了一眼,问道:&ldo;咱们没来时,家里就两个下人?怎么忙得过来?&rdo;

任婶朝扭腰路过的冬麦努了努嘴,道:&ldo;那也是个丫头,自从暗地爬上了二老爷的床,就拿自己当个妾了。&rdo;

锦书心惊,她一个丫头,都晓得孝期不可同房,张梁堂堂老爷,怎背地里做此等事体。她忙道:&ldo;你莫要瞎说,二老爷尚在孝中,这不合规矩。&rdo;

任婶笑道:&ldo;二老爷又不是官,乡民而已,哪个来理会这些事?&rdo;

锦书虽瞧不起张家,但到底成了一家人,不替张梁打算,也要替张伯临打算,遂急道:&ldo;二老爷不做官,大少爷可是要做官的,我们老爷甚是器重他,怎能因这样的事坏了他前程?&rdo;

任婶不以为意,道:&ldo;他们又没明目张胆行事,只要咱们不说,谁人晓得,再说他们还没闹出事,怕甚么。&rdo;说完又神神秘秘笑了:&ldo;那闹出事来了的,都有二夫人压着,你且放心罢。&rdo;

锦书听了冬麦的事,本就吃惊,再一听她提方氏,更生警觉,忙问何事。任婶但笑不语,锦书会意,道:&ldo;大少夫人正闲坐无聊呢,你何不去她面前讲讲故事,讨两个赏钱使用?&rdo;

任婶要的就是这话,大喜,忙道:&ldo;劳烦你带路。&rdo;

锦书领她到李舒房里,使了个眼色,禀道:&ldo;大少夫人,任婶说她有一桩好故事,要讲与你听。&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