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破釜沉舟,勇战巨鹿!
楚怀王熊心是项梁所立,本来只不过是台面上的木偶。但应该承认,这个木偶却实不一般。项梁战败被杀后,熊心以宋义代替项梁成为楚军统帅,此举其实是其想趁机夺得军政实权的行为。
但宋义领军救赵,兵临安阳却不进,这反到给了项羽一个借口。项梁虽死,但楚军上下基本都是项梁的老部下,且项羽素来嚣勇善战,所以项羽在军中一直有很高的威信。正当宋义领五万楚军在安阳停留46日不进,且不听项羽进言,终日饮酒作乐的时侯,项羽毅然率亲卫子弟兵诛杀宋义,取得兵权。同时,命人将宋义首级呈送楚怀王,并高知因宋义畏敌不前而已经将其诛杀。怀王不得已,只好命项羽为上将军,继续统兵救赵。
就这样,项羽军事生涯的第一个高峰、著名的巨录之战拉开了序幕!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这场秦末农民起义战争中最为著名也是最为重要的战役。
项羽杀宋义取军权后,十二月,项羽遣英布、蒲将军率2万人,首先渡过漳河救赵击秦,小胜。随后,项羽亲率主力渡过漳水,下令烧毁军营,破釜沉舟,每人只带三日粮,以示誓死决战的决心。至巨鹿城外,攻击王离所率长城军。项羽身先士卒,率楚军连续攻击,九战九捷。
此战,双方参战军力情况是这样的。秦军两大主力:长城军20万,章邯刑徒军20万。楚项羽军5万。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秦末秦军主力的状况。当今,大多数朋友对秦军的战斗力都是有一下了解的,很多朋友也是认为秦军是一支极为优秀的军队。但是,也有许多人对此不削一顾,而巨鹿之战也经常成为&ldo;反秦派&rdo;的一个重要事实依旧。当然了,&ldo;顶秦人士&rdo;也经常以章邯军以奴隶为主来进行驳斥。
其实,上述两种观点都是偏面的。秦军自秦始皇启动统一战争以来,可谓久经沙场。应该承认,当时的秦军与统一战争时的秦军在成份上的确发生了变化,且统一战争期间的秦军战斗力、或者说商鞅变法的威力就已经因为封建化的进行而比白起时代的战斗力有所下降:五次攻赵虽灭之,但兵力损失也达二十万以上;灭燕与易水一战,虽胜却经增兵之后才行北上攻取燕都;灭魏,久攻大梁不下而行水攻,魏王降而被杀,损失可能也不小;一攻楚,八部都尉被杀七人,损失大半。统一战争时期,秦军损失可能在六十万以上。以战国末年秦国500万人口的观点来看,这一损失已经非常之大了。秦朝时代,屠睢率五十万秦军南下攻百越,这支大军的主要成份中及有可能包括当年灭楚部队和楚国降兵,甚至是楚地奴隶、刑徒。一战不利,损失巨大。秦始皇不得以增发刑徒、楚民充军再战。
而当时,秦朝手中最具战斗力的部队应该是北疆的30万长城军。从蒙恬北上抗匈的出发地点来看,这支军队应该是关中秦军所剩的大部分主力。当秦末农民起义之时,此军甚至已经在与匈奴的连年征战中大量组建了骑兵部队。
至于章邯的刑徒军,其成分故然并不理想,但我个人从不认为奴隶这种人群没有战斗力。就战国时代各国所进行的变法运动而言,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以物质利益对奴隶的战斗积极性进行引导。物质利益往往对最缺乏物质财富的人群最有吸引力,奴隶正是最缺乏物资财富乃至人身自由的人群。就连后世的埃及萨拉丁王朝也以马木留克奴隶骑兵闻名于世。而章邯军此前也有一系列不错的表现。章邯本人虽文官出身,却不失为一员良将。
当时的秦军虽经数十年磋驼岁月的侵食,战斗力有所下降,但总体上依然是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尤其是长城军,这支军队拥有数十年的丰富战斗经验,战计素养相当优秀,成份也好,依然是一支一流军队。
上述一切其实是为了指明自己的一个观点:秦末秦军虽不如白起时代和统一时代的秦军,但战斗力依然不可小视,也就是说,巨鹿之战的战果与秦军成份不良的关系并不大。
而接下去,我就来全面解悉巨鹿之战中项羽的战役战术运用。
我先请各位注意史料中对此战给出的几条信息:
一、战争时间:秦二世三年十二月,隆冬;
二、战争地点:黄河以北,邯郸以东,华北平原‐‐巨鹿;
三、战区形式:赵军固守城内,燕、齐、魏各军在巨鹿东、北两面,楚军于南、隔河向望;
四、秦军态势:长城军主力二十余万围困巨鹿,章邯军二十万位于巨鹿以南的棘原;
五、楚军出兵步骤:先遣英布、蒲将军率2万人首先渡过漳河救赵击秦,随后,项羽亲率主力渡过漳水;
六、破釜沉舟;
七、绝其甬道;
八、连破九阵。
上述八条信息,基本是我们现今对于巨鹿之战全过程的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不知道各位看后有什么感想,如果各位对兵法战术有所了解、并对战争有高度敏感性的话,在看到了上述条目之后应该很快有所感悟。在过去,人们对项羽在军事方面的表现基本就一种感觉:猛冲。而巨鹿之战中项羽&ldo;破釜沉舟&rdo;之举也大大加深了人们的这一感觉。但事实上,巨鹿之战却是一次智慧与勇气并重的战争。
战争时间和秦军两支主力的态势告诉我们一件事:冬季,道路难行,补给困难。军队越庞大,这种困难就更加明显。秦军补给大多远来关中地区,直线距离近两千公里,又值十二月的雨雪季节,故秦军以章邯二十万刑徒军修起甬道来供应二十万长城军的物资需要。同时,冬季不但能另补给非常困难,甚至连大兵团集结调动也困难重重。这就位英布军切断长城军与章邯军的联系创造了条件。而同时,一旦甬道被绝,则王离长城军就及有可能选择迎战。因为在巨鹿未下,各路起义军又随时可能压上的情况下,没有补给就意味着一种非常不利的情况的出现。这一行动将促使秦军仓促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