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大汉帝国全史 豆瓣 > 第43章(第1页)

第43章(第1页)

王恢对未能发动进攻一事辩解说:&ldo;根据计划,我的军队应该是在匈奴军队进入马邑后才发动攻击,夺取匈奴辎重,抄截其退路。不料匈奴单于临时改变主意,未进入马邑便撤军,这时我只有三万人马,如果仍要攻击,势必会伤亡惨重。&rdo;

刘彻怒道:&ldo;朝中大臣,多数主和,我独支持你的马邑计划,并动员全国数十万兵力,听由你安排。即便不能生擒军臣单于,你还是有机会攻击匈奴的殿后部队,这样方能不负国人的期盼。可你却贪生怕死,裹足不进,不严惩你,不足以向天下人谢罪。&rdo;

王恢被判处死刑。

平心而论,王恢罪不致死。王恢力排众议,坚决主战,拳拳爱国之心,溢之言表。马邑之谋,仍不失为军事史上之杰作,因为它离成功,只差了一点点,惜其功败垂成。王恢是相当杰出的战略家,然而并不是很好的将军,缺乏战场上随机应变的灵活战术方针,所以未能在匈奴逃跑时发动攻击。

王恢虽然在兵力上远少于匈奴,然而汉军仍有二十七万的主力部队正从设伏地赶来,所以军臣单于决不敢拉开阵势与王恢决一死战,倘若王恢奋勇出击,必定是有所斩获。

王恢之所以必死,是因为刘彻想把战争的责任全部推卸在王恢一人身上。当时在御前会议上,支持王恢的大臣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仍然倾向于与匈奴和亲,而作为皇帝的刘彻,则站在王恢一方。然而兵锋一旦开启,和平便遥遥无望了。面对朝中大臣们的诘难,刘彻让王恢一人背黑锅,独揽失利的责任。

王恢在绝望中自杀身亡!

马邑之谋,是一道导火索。

它点燃了大汉帝国的激情,进入了一个热血沸腾的壮丽时代,大汉的男儿们前仆后继,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数千年后,当我等后辈回顾先祖们奋斗的伟大勋绩时,仍然为之深深地震憾。

【二、从奴隶到将军:卫青的崛起】

元光六年(公元前一二九年),春季。暖风拂过,厚厚的积雪开始融化,原本光秃秃的树枝上,又开始吐出新芽了。这种生机盎然的季节,又激起了皇帝刘彻狩猎的热情了。想到狩猎,刘彻就浑身来劲了,他兴致大发,吩咐手下:&ldo;传建章宫监卫青到上林苑,陪同寡人狩猎。&rdo;

卫青是帝皇身边的红人,因为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正蒙刘彻专宠。爱屋及乌,卫子夫身边的人也迅速窜起,皇帝时不时对卫家大肆封赏;同时,卫青也开始展示其非凡的才华,他精通骑射,勇武过人,深得刘彻的器重。

上林苑是皇家狩猎场,占地面积十分广大,一直从首都连至终南山,荆棘杂草,树木成林,深沟险涧。为了扩充上林苑,刘彻不惜勒令这些地区的居民全体搬迁,以营造浩大的狩猎场。精力旺盛的刘彻酷爱狩猎,要狩猎,也必须要有好的猎友,卫青一身精湛的武艺,正是刘彻狩猎的最佳猎友。

春风袭来,寒意微微。刘彻与卫青在上林苑内,跨山越涧,穿林过草,纵马驰骋,引弓射箭,追逐飞禽走兽,好不痛快。半日下来,射杀的猎物累累。卫青的箭技、勇敢、敏捷令刘彻十分欣赏,他笑着对卫青说:&ldo;狩猎场不是你施展才华的地方,战场才是你的用武之地,以后必将让你统领一军,建功立业于千里之外。&rdo;皇帝这么一说,卫青受宠若惊,连连称谢。

刘彻回来宫中。在宫中等候多时的侍者见皇帝归来,急忙跪奏:&ldo;陛下,边关急报。&rdo;

刘彻一听,想必是汉匈边境烽火再起,便喝道:&ldo;念。&rdo;

谒者展开文书读:&ldo;匈奴骑兵犯我上谷郡,杀我官吏,虏我百姓,物畜被劫一空,望朝廷急援。&rdo;

刘彻听罢火冒三丈,大骂道:&ldo;匈奴小儿欺人太甚。马邑之战,胡儿侥幸逃脱,不思侮改。北虏蚍蚨撼树,屡兴事端,犯我国土,杀我臣民,掠我物畜,可恨之极。今又犯边,岂谓我大汉王朝无人?这次定当给这群胡儿一点教训。&rdo;

刘彻脑子里就一个字:打!

必须给匈奴人一个教训。一直以来,只有匈奴人入寇汉人的边关,大汉帝国从未深入匈奴的领地,这种倒悬的局面必须结束。因为帝国不是绵羊,而是一头雄狮。

将战火引向匈奴本土!

憋足气的主战派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反击,在等待了数十年后,终于开始了。

谁可当此反击重任?刘彻首先想到卫青,凭着自己对卫青的了解,此人有胆有谋,头脑清醒,判断力强,但是卫青毕竟没有打过仗,暂时不可做为统帅,只让他统率一个兵团;李广是打仗最勇猛的虎将,让他统率一个兵团;公孙贺是卫青与卫子夫的姐夫,年轻时便成一名骑士,与匈奴作战立有战功,在马邑之围时曾统领一军,这也是个可用之人。刘彻又想了想,大笔一挥,又增加一人:公孙敖,他曾营救卫青,极有胆略,刘彻就是喜欢有胆略的人。

从刘彻的名单中可以看出,四名将领中,有三人与卫家有关。然而卫青现在压力是巨大的,他必须要在战场中有所作为,否则不仅有负皇恩,而且甚至会牵连到姐姐卫子夫在后宫中的地位。

四路兵团集结完毕。

第一兵团,由车骑将军卫青指挥,从上谷出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