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霜冷长河主要内容 > 第49章(第1页)

第49章(第1页)

群体性痴迷所造成的大量丑剧,都以各自不同的等级而成了历史的教训,但是,越来越提高的法制观念使人们懂得,不能让血腥罪恶躲藏在一般丑剧中。虽然时隔久远,也应该凭着全人类公认的罪和非罪的界限,去抓住有血债的杀人犯。

于是,刘学保终于被&ot;请&ot;回来了。是法制之手,把他从没有法制的二十几年前&ot;请&ot;了回来。

法制能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明化。在这个案件中,其它一切都可忽略不计,关键在于,他是不是一个杀人犯。已有大量嫌疑的问号在触摸这个结论,但这个结论是否成立,还要经过缜密的侦查。一旦成立,那么,他必须受到制裁,而那个所谓的&ot;阶级敌人&ot;则是一个蒙冤二十余年的被害人,除了平反昭雪,被害人的亲属子女应该拥有充分的法律权利。

‐‐这条思路足以证明,中国人在清理往昔政治灾难的过程中,又在理性意义上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法律需要证据,这是对刘学保案件重新侦查的最大困难。

复查人员几经思考,开始了工作程序。

第一步,先让事情回到二十几年之前。当年现场勘察人员提出的疑问虽被否定,但他们的名字留了下来。那么,再逐个找回他们,把褪色的疑问重新激活。还要找当年的其他证人和有关村民,让他们也回到二十几年之前,此事当然很难,但没有想到,人们对一个虚假的事件很难淡忘,点点滴滴,证明材料逐渐积累起来。

第二步,考虑到这个案件的特殊性,花费最大的精力做模拟试验。好在当年对&ot;英雄&ot;的采访连篇累牍,事情的具体过程已被反复报道得详尽无遗,刘学保自己作报告讲述&ot;搏斗过程&ot;的材料也在,为模拟试验的可靠性提供了切实保证。同样这座铁桥,同样大小的炸药包,同样的两人站立方位,同样的搏斗程序,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试验,把炸药包也一次次拉响,完全根据当年刘学保的描述,把他在描述时有可能夸张、挪移或记错的成分也考虑进去,结论终于出来了:整个事件完全不可能这样发生。不可能这么站,不可能这么走,不可能这么伤,不可能这么死‐‐只剩下一种可能,那就是刘学保为了冒充&ot;英雄&ot;,残酷地杀害了那个无辜者。

第三步,审讯。这不复杂,今天的公安人员只是轻轻地抓住几个要害一问,立即漏洞百出,继续盘问下去,刘学保只得承认自己是故意杀人。二十几年前的闹剧和冤案,终于见底。

刘学保被判了无期徒刑。

他现在还在监狱里。铁窗锁住的,是&ot;文革&ot;精神的象征体:虚假的英雄,颠倒的罪名,堂皇的谋杀,疯狂的鼓噪。

是该锁住,而且锁住个无期,不可减免。

写到这里,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大桥上的那支复查队伍,特别是其中那几个年岁不轻的人。他们当年竟敢在一片社会性狂热中对一个&ot;英雄&ot;提出几条根本性的疑问,这就了不起,他们因此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可想而知。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历史会有那么好的记性,居然在二十几年之后要他们把那中断了的勘察继续下去。

既然历史那么有心,他们也要对得起历史。那么大年纪,每天爬上爬下、左比右画、苦苦回忆、细细分析,好像在修复一个远年的故事,其实呢,他们是在修复历史的尊严。

驶往未来的列车,将从这座勘察清楚了的铁桥上通过。

含冤葬身于铁桥边的那位老人,应该可以闭眼了。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作者:余秋雨

本书由&ldo;e书时空&rdo;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膨胀的雪球

本文要讲的事件发生在江西某地,一个简陋小厂的热处理班长,成了&ot;诺贝尔奖的候选人&ot;!消息刊于报纸,人们虽然兴奋却没有太大的惊讶,因为这位热处理班长早已是位&ot;科技明星&ot;,曾受中国科学院邀请参加在美国召开的国际材料学术会议,在会上舌战外国专家、荣获金质奖章、拒绝高薪聘请,这一些都在报刊和演讲会上宣传过,而且他确实也已因此而荣升为市科委副主任和政协委员。

一天,一位技术人员在市总工会门口的宣传栏前停步观看这位科技明星的先进事迹展览,看见照片上获国际材料学术会议金质奖的那篇论文的英文标题虽然很小却还能辨认,定睛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居然是:nanhaiuntry:theroadtowardspros-perity,一个有关我国南海地区发展的报道,由此提出了质疑。凡假事只要遭到任何一个认真的质疑,好像冰河裂开了第一道口子,接下去再也无法收拾了。经层层调查,最后的结果是,一切全是假的,于是,&ot;科技明星&ot;所任职务也随之全部撤消,他立即成为新闻媒体的众矢之的。

骂他骗子已经没有太大意思,这件事值得玩味的是一个巨大谎言的构建过程。

我注意到,最要命的就是那个。那年,此人由于没有文凭不能参加职称考核,得知只要有像样的论文就可以破格,一气之下便伪称自己的论文将在国际会议上宣读,还说有中国科学院的通知。这是一个小小的甚至有点玩笑性质的谎言,但一旦开头就收不住了‐‐

既然将在国际会议上宣读,这个国际会议仿佛应该在美国开,他就必须到美国去了;尽管他只是掩人耳目地到了兰州几天,但既然说是去了美国,总要让论文得个奖吧;既然得奖干脆就得个金奖,好在祖母临死时留下了一个小金片;这终究有很多的漏洞,于是又不得不赶紧伪造一些中国教授联名推荐他的书信;推荐的目标当然高一点好,于是便扯到了&ot;德国的&ot;诺贝尔奖……

我在读有关这事的一篇调查报告时,居然也一步步为这位当事人着急,而且越到后来越着急,生怕他出现漏洞。这种情景,就像早年看电影《豺狼的日子》,一个秘密军成员试图谋杀戴高乐将军,我们当然不会赞成这种谋杀,但随着电影情节的展开,故事情景的逼近,立场渐渐产生挪移,最后竟为杀手担惊受怕,替他捏一把汗,直到他最后在关键时刻被捕,还在心中惋惜不迭。这种过程,其实是被电影艺术家&ot;蛊惑&ot;之后的&ot;中邪&ot;,完全进入了对方的行为逻辑南道,只得步步向前走。

在我们眼前的这个欺骗事件中,首先是当事人受到了&ot;蛊惑&ot;,一头扎进去无法后退。对此我们不妨花点精力仔细分析一下。开始他只是想,各行各业都在评技术职称,我只想评个最普通的技术职称罢了,竟然还要有&ot;像样的论文&ot;,什么叫&ot;像样的论文&ot;?谁说了算?我的论文是中国科学院推荐的,总可以了吧?‐‐这种顶牛式的心理,哪儿都可能产生,但他没有想到,他所在的这个地方太贫困、太需要科学了,一听中国科学院那还了得?他情急之中口气稍稍大了一点,这一大就给他留下了永久性的灾难。

如果一开始受到申斥、受到怀疑,什么事也不会有,但他受到的是人们大喜过望的称赞。需要,而且是迫切的需要,集中成一种热切的眼光和信任,把他包围起来了。领导的接见、记者的采访、报纸的传扬,已经使他有口难辨,他或许也曾低声解释,周围的人全认为这是成功者的谦虚。&ot;什么,他居然说自己什么也不是?&ot;记者们深深地感动了,称赞他是&ot;大音希声&o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