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晴只好讪讪的回了个是,脸上有些不自在。
王妃撩下南晴不管,扭头和黛玉说话呢。南晴愣了一会儿只好走开了。
王妃与黛玉道:&ldo;昨儿菩提庵的一个姑子来过,我想着去庵里住几天,只是一时半会儿还走不开。又送了几卷经书来,林姑娘替我抄写几卷吧,我已经分了些给郡主。这最是功德的事。&rdo;
黛玉想到反正闲来也无事,写字她最是拿手了,欣然答应了下来。王妃便让翠珠给了她一个金黄的绢包,里面是两卷经书,还有抄写时点的藏香。
胡嬷嬷在旁边说:&ldo;王爷不让娘娘再弄这些了,怕娘娘移了性情,如今安心养着身子,这些都不打紧的。&rdo;
王妃冷漠道:&ldo;他还要管我做什么吗?碍着他哪点呢。&rdo;
胡嬷嬷忙道:&ldo;娘娘,王爷他这是关心你,怎么……&rdo;
王妃冷冰冰的打断了她的话:&ldo;你们也不用在跟前替他说什么好话,我这屋里不许再提那个人。&rdo;
黛玉满腹的疑惑,又不好多问。
等待用了早饭,仆妇进来传韩母来了,王妃一惊,心想韩琦回去说了什么,怎么就惊动了她老人家。忙忙的披了件衣裳,扶着翠珠出了里屋,直到外间。翠珠搀着她坐下,又在身后支了两个迎枕,身上盖了一副薄毯子。强打起精神来,不希望母亲看出些什么来。
翠珠进了一碗参茶,换做平时王妃是不愿意喝这些,今儿倒喝了几口,为的是脸上有些容光,她不想母亲一把年纪了还为女儿操心。
果然不多时,众仆妇引领着,丫鬟媳妇们簇拥着,韩母进了怡园。
廊上丫鬟通传着:&ldo;太太来了。&rdo;
王妃扶着翠珠想要起身来迎上去,韩母已经跨进了门槛。见着了王妃欲要下拜,却被王妃一把拉住,热切的喊了一句:&ldo;太太!&rdo;
韩母仔仔细细的看了一回女儿,叹道:&ldo;我的娘娘呀,怎么瘦成这样呢?&rdo;
王妃勉强笑道:&ldo;也没什么,定是二弟又回去和你说什么呢。&rdo;又拉着母亲坐下。
韩母焦虑道:&ldo;听说你又病了,我急得饭也吃不下,夜里也睡不安稳。好在隔得又不是很远,怎么着也要来上门看看。王爷呢?&rdo;
王妃答道:&ldo;还在上朝。&rdo;
韩母又仔仔细细的端详了一遍女儿,无不心疼,紧紧的拉着女儿的手:&ldo;哎,竟不成样了。年前我就听人说你病了,怎么拖到现在还不好。论理我也该好好的说说你,别想着年轻底子好,就不好好的珍重自个儿,看看现在成个什么样。以前你还在家的时候,哪里有这些病痛。我还指望着抱外孙呢。前几年说是因为身上有服,怎么这一两年还是没个音信呢。&rdo;
王妃害怕听见这样的话,只好说道:&ldo;太医都说了不是什么大病,养些时日就好了。太太何必亲自跑这一趟。&rdo;
韩母拉着老长的脸:&ldo;我知道你是嫌我这个老婆子话多,如今你贵为王妃了,我不该说你。好在你没有个婆婆,不然我看你怎么过日子。&rdo;
王妃脸色突然泛起红来,有些心悸,抚着胸口大大的喘了几下,渐渐的才平静下来。这些举止落在了母亲的眼里,自然满是疼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