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回苏州住了已有两月之久,也没有什么大的风浪。一面黛玉又在暗自筹划着什么时候搬出去就好了,但堂叔和碧璎一直挡着不让,只好暂且搁下。
眼见着安氏的寿辰要到了,黛玉打点了两色针线,又拿了一个以前宫中赏出的荷包,里面装了一对赤金填玉带寿字的镯子。
知府的夫人做寿,前来庆贺的也不少,排场虽然比不得贾母做寿,更不能比太后的寿宴百官群臣朝贺,但也在自家的小花园里定了个戏班,林泽官途上结交的那些朋友,还有下官的女眷们也纷纷来道贺。
黛玉也换了颜色衣裳,一早便过去了。碧璎的大哥嫂子也早早的派人送了贺礼来。
花园虽小,但也有几处动人的景致,戏台搭在飞楼上。不过随着日头渐渐的升高,天气也闷热起来,那些悠扬婉转的唱腔渐渐的就成了催眠。
黛玉强打着精神,不过显得有些落寞的坐在那里。来往的这些人尽是不相熟的。碧璎天性开朗,见她来往穿梭,很是欢快。
不多时,听见有人来通传,说是南京守备家的女眷来了。安氏心想,这南京和苏州隔得这么远,怎么就来呢。忙忙的让人去接,自己坐着未动。
直到守备家的女眷来到了园中,安氏笑着起身道:&ldo;这么远的路程,老姐姐也赶来了。又不是什么整寿,何必如此大动干戈,弄得不安。&rdo;
原来这守备家的夫人是安氏娘家的表姐,季氏,后来嫁给了陆家,做起了官太太。
季夫人携了自家大儿媳同来,一脸堆笑:&ldo;妹子生辰,哪能不来。再说也正好赶上我们家老爷回这边来办事,要耽搁一两月的时间,所以正好赶上了。&rdo;
安氏忙招呼碧璎来见过季夫人,季夫人拉着碧璎的手,连连夸赞:&ldo;碧儿都这么大了,长得也好。&rdo;接着又抱怨安氏:&ldo;妹妹不该这么早就将碧儿给许了人家,我还想她做我二媳妇呢。哎,看来是空梦一场。&rdo;
碧璎笑着走开了。黛玉觉得百无聊奈,等碧璎过来时,便起身和她说:&ldo;身子有些酸软,我回房去休息一会儿。&rdo;
碧璎道:&ldo;也好,我随姐姐去吧。这里也怪无聊的。&rdo;于是携了黛玉来和安氏道别。安氏没怎么放在心上,倒是季夫人一眼相中了黛玉:&ldo;呀,哪里来的小姐,这通身的气派将这些姑娘都给比下去了。以前怎么没见过。&rdo;
安氏只好解释道:&ldo;她是原来大伯家的女儿,这次从京城回来了,住在我们家。&rdo;
黛玉含着笑,微微行了礼。
季夫人倒也合了心意,直盯着黛玉看,黛玉浑身的不自在。接着便随碧璎下去了。
这边的戏文依旧。安氏和季夫人多日不见,两人在一起闲话家常。后来季夫人问起了黛玉的情况:&ldo;我记得她爹妈早早的就没了,现在是投靠妹妹了来么。她不是上京在外祖家么,怎么想着回来?&rdo;
安氏冷笑道:&ldo;谁知道呢。凭空多出来这么一个人,住在家。我说两句话,家里的老爷就说我没眼见。偏偏这丫头身子不好,请医用药,哪里不折腾人的。这些话我憋在心里又找不到人说。姐姐呀,我这个婶娘可不好做。&rdo;
季夫人低头想了一回,突然笑说着:&ldo;妹妹说我们家怎样?我们家那老二妹妹也见过的,觉得怎样?&rdo;
安氏原不明白季夫人这话什么意思。季夫人接着说:&ldo;论理是我们家高攀了,不过她现在还不如我们家呢。我看着也还好,就是不知许了人家没有。&rdo;
安氏方明白季夫人的心思,会心一笑:&ldo;姐姐相中了大姑娘要做自家的儿媳么?&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