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样一个为了金钱六亲不认的家伙,邓恩雅只能无奈地叹气。而这时候韩卓著借口刚刚离婚情绪不好,拎起行李箱躲到夏威夷旅行去了,弄得邓恩雅连住的地方都没了,只好去住便宜的地下旅馆。
想到这些,邓恩雅脸上刚刚露出的笑容一下子又消失了。
飞机即将起飞,回国后该怎么向周一鸣交代呢?他们的木之韵仿明清家具厂生意本来就不理想,今年又赶上了世界性的金融风暴,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厂子再不接订单,眼看只能关门大吉了,周一鸣还盼着她这次出国考察能借助大学同学的力量,带回大笔的订单,力挽狂澜呢!
起风了。
异国他乡的风,打着旋儿地在头顶上徘徊,虽然是夏天,仍然让邓恩雅感觉特别硬,特别冷。
邓恩雅孤独地站在机场大厅里,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和伤感。除了生意上的失败之外,她的心头对人情也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情绪。多想无益,回国后再寻他路吧。
该登机了。
邓恩雅最后看了一眼手机上的短信,嘴角浮起一个苦笑。落地后就开机。木之韵还能起死回生吗?她能带给周一鸣好运吗?去他的吧!她现在恨不得将手机摔碎在旧金山机场大厅里才解气!
邓恩雅闭了闭眼睛,将快要流出来的泪水逼回去,心里默默地念叨着:上了飞机就睡觉,一觉醒来就是新的一天了,既然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那么只有靠自己才最保险!
邓恩雅将手机关掉,拉起行李箱,迈着沉重的脚步向飞机走去。
第3节:手机被抢(1)
第二章手机被抢
周一鸣给邓恩雅发完短信后,哼着小曲,驱车赶往百汇路上的一家茶馆,他要好好放松一下,从现在开始调整好心情,迎接他一周未见面的妻子恩雅。
周一鸣和邓恩雅也是大学同学,从大四那年开始,两个人就在学校外租房同居了,可是尽管他们频频偷尝禁果,可恩雅的肚子一直没有任何鼓起来的迹象,这让他们很是得意了一阵儿。
同样在校外租房同居的韩卓著和钱黎明却不一样,刚偷吃了几次禁果,韩卓著的肚子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般,播下的种子悄悄萌芽了,搞得韩卓著只好拉邓恩雅陪着去医院流产。为这事周一鸣曾经很是得意了一阵子,不止一次地嘲笑钱黎明&ldo;傻逼&rdo;,还煞有介事地跟人家介绍什么&ldo;体外排精&rdo;的高明做爱技巧!
可是,结婚之后周一鸣却傻眼了,尽管他已经完全抛弃了所谓的&ldo;体外排精做爱法&rdo;,一有时间就在邓恩雅身上奋力耕耘,恩雅的肚子仍然像上大学时一样,没有任何鼓起来的迹象。
这样一拖就是五年,眼瞅着同学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他们俩仍然处在男耕女织的&ldo;潇洒&rdo;二人世界中。虽然他们相互安慰说,不急不急,趁年轻先创业,然后再生革命后代,可两家老人却不乐意了,尤其是周一鸣的父母,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急等着享受三世同堂的天伦之乐呢,可那给他们带来欢乐的孙子却迟迟不肯出世!
因为一直没有孩子,周一鸣和邓恩雅也闹过一段时间的冷战。虽然两个人都是知识分子,也明白到医院查一查就万事皆明了,可为了那份所谓的自尊,俩人谁也不肯先迈出这一步,闹得厉害了就互相埋怨。加上他们的生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金融风暴袭击,订单像大盘走势一样一路狂跌,两个人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不可收拾的势头。
在生意极度低迷的情况下,周一鸣先撑不住了。看看同龄的男人,虽然他们的老婆不像自己的老婆一样水灵了,大有人老珠黄的趋势,可人家脚边已经奔跑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子或女儿了啊!同为女人,生过孩子的女人跟没生过孩子的女人是没法比的,就好比两块石头,一块是普通的石英石,一块是价值连城的和田玉。虽然邓恩雅看上去像一个没结婚的小女生,走在大街上回头率不亚于那些青春少女,可她不能生养,没有女人该有的功用啊!唉,既然生意上毫无起色,先立业后生孩子的誓言怕是实现不了了,那就赶快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毛病究竟出在谁身上,然后加以治疗,先生个革命后代再说吧,总不能芝麻西瓜两头丢,两头都落在别人后边吧。
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周一鸣背着邓恩雅,半年之前偷偷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人家邓恩雅啥事没有,是一个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女人,女人该有的功能她都具备,不能生革命后代的根本原因竟然出在他周一鸣的身上!他得的是死精症!
看着化验单上那两个大大的字‐‐死精,周一鸣耳朵里嗡的一声,像是打翻了盆口大的马蜂窝,一团混乱。
幸亏他没有坚持两个人一起来医院做检查,否则的话,他男子汉的尊严何在?以后还怎么在邓恩雅面前抬起头来?
周一鸣大学毕业好几年了,按说学问没有一筐也有一笸箩的,可他对&ldo;死精&rdo;两个字却非常陌生。在医生的讲解下,他终于搞明白,精子产生于睾丸的曲细精管内,在显微镜下看,精子就像小蝌蚪一样,长着一个圆圆的头,拖着一条细长的尾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会导致精子死亡,当精子死亡数量超过百分之五十时,就会引起男性不育症,医学上称为死精症。
第4节:手机被抢(2)
好在经过进一步检查,医生宣布,周一鸣的死精症并不严重,只有百分之三十六的死亡率,也就是说,经过一段时间药物治疗,是完全可以治好的。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