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县主,您的手……&rdo;老太医苦恼地说,&ldo;琴弦割得有点深。&rdo;
&ldo;这是什么意思?&rdo;郑婵敏感地看向他。
老太医没卖关子,&ldo;放心,我全力医治,不会有后遗症,但这段时间右手不能用了,不能碰水,不能提重物,最好一直保持着自然伸直的样子,不要触碰其他东西。&rdo;
&ldo;这没关系。&rdo;郑婵松了口气。
沈朝元说:&ldo;可是初六还有叶律歆发来的请帖,安国侯府的晚宴怎么办?&rdo;
&ldo;那就不去,您受伤了,理应静养。&rdo;郑婵说,&ldo;奴婢去跟世子妃说一声,帮您拒了。&rdo;
&ldo;是啊,千万别弹琴。&rdo;老太医忙说,他怕这位县主真是个叶律歆般的琴痴。
不过他确实跟沈朝元不熟,但凡对她有一点了解就知道她对琴并不痴迷。
&ldo;好,那就麻烦你替我跟叔母说一声了。&rdo;沈朝元道,&ldo;早点让她知道比较好。&rdo;
郑婵正色,&ldo;奴婢这就去。&rdo;
郑婵已经是今天第三次出门了。
等她一走,沈朝元将青宁叫进来,让她把之前郑婵扔在门口的药包捡起来。
青宁依言而动,根据她的命令,将药包送到老太医面前。
&ldo;这药是不是太医院开的?&rdo;沈朝元若无其事地问道。
老太医今天值班,对太医院的出入了如指掌,&ldo;是,正月园的药是下官亲自开的。&rdo;
&ldo;什么药?是用来调理身体的吗?&rdo;沈朝元像是闲聊一样和气地问。
老太医让梁晚清重新打开药箱,取出一张单子,&ldo;正好,这个还在我这里。&rdo;
他指着药单把药包里的药材一样样说明给沈朝元听,这是什么药,有什么用处,为什么要用它。老太医当沈朝元是怀疑药包的用处,态度很严肃,主要是表明自己开的这副药是经过太医院至少三位国手的检查,对她的身体绝无影响。
&ldo;这药方的作用什么?调理身体,我知道,我倒不太清楚我身体有什么问题。&rdo;沈朝元道。
&ldo;主要是益气补血,您的侍女来太医院,说您气血不足,需要吃补血的方子。&rdo;老太医说,&ldo;当时下官本来告诉她我要亲自来给您诊断才行,不过她带来了世子妃的命令,先开一个简单的方子试试,下官也只好听从了。您可以安心,这药方只是普通的补品,不煮药汤,主要是和食材炖在一起,做食补,不会有什么坏处。&rdo;
&ldo;哦!&rdo;沈朝元点点头,&ldo;我明白了,多谢您为我解惑。&rdo;
她让青宁去送老太医和梁晚清,自己则去了书房,重新取下那四本医术对着油灯看。
这四本书里,记载石女相关的信息只有薄薄的几页纸,其中大部分是对石女病例的记录。
按照相关病例的记载来看,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病。
沈朝元合上书,用左手折上角,然后将四本书扔回桌上,安静地躺进椅子里。
直到油灯的光豆微微闪动。
&ldo;县主,奴婢已经把您受伤的事情报告给世子妃,她会替您写请帖去安国侯府说明情况。&rdo;
郑婵推门进屋。
&ldo;嗯。&rdo;
&ldo;我还以为您在卧房,没想到您在这,您在读书?&rdo;郑婵一眼见到桌上散放着几本书。
&ldo;郑婵。&rdo;沈朝元指着身边的椅子,&ldo;你坐这里吧。&rdo;
郑婵忙说:&ldo;奴婢不敢。&rdo;但也加快脚步迅速走到她面前,等她吩咐。
沈朝元不说话,盯着前方,左手依旧停在指向那个空椅子的动作。
郑婵低着头去空椅子上坐下,不敢坐实,身体大部分都悬在椅座外面。
这个姿势反而比站着更累。
沈朝元不管她,只要她肯坐下,放过自己的脖子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