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千方百计地提升北京的经济地位。他知道,北京虽然地理位置极端重要,而且是元朝的大都,但是它在经济上却远不及江南,不及金陵。因此,他首先想方设法使北京繁荣起来。于是,他下令向北京附近大规模地移民屯田,5年之内减免赋税。一些军士,也被放归北京乡里种田。战乱之后,形成大量流民。他下令把流民组织起来,到北京一带去种田。甚至,他又下令释放囚徒,安置在北京周边地区种田。他还实行了一些优待政策,如向他们免费提供牛具、种子。同时又迁往北京大批工匠,给这些民户以更多的优惠政策。如诏免税粮,赈济优厚等。这样就在北京市内形成了工商业。由于这样多年的苦心经营,北京也就逐渐发达繁荣起来。因而,北京初步具备了大都市的规模,可以和金陵相媲美了。
1406年,明成祖下令次年6月正式营建北京宫殿。特派大臣到各有关行省采集巨木,又命大臣陈珪,主持北京宫殿及北京城市的整个设计营建工程。此后,正式启动的营建工程,就一直进行,从未中断过。1420年,北京的宫殿终于建成了。明成祖下令迁都北京。经过18年的曲曲折折,明成祖终于了却了自己多年的宿愿,完成了迁都盛举。从此,北京就成为明清两朝的都城,一直延续至今。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原名森,福建泉州人,其父郑芝龙原是海盗,后在明唐王政府为官,母亲是日本人。他从小接受儒家传统教育,与东林党复社人士钱谦益等结交甚深,颇受隆武帝赏识,赐其姓朱,名成功,号称&ldo;国姓爷&rdo;。
后来他的父亲降清,郑成功表示&ldo;父教子忠,不闻以贰&rdo;,继续抗清。他以厦门和金门为据点,先后攻克福州、台州,在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抗清活动。顺治时曾4次招降,都被他严词拒绝。1659年,他联合浙江的张煌言等发动了一次大反攻,与李定国率领的反清起义军相呼应,占领了多个地方,使清廷大受震动。但由于战略上的错误,郑成功在南京被击败,退守厦门、金门,这时收复台湾才被提上日程。
第44节:历史上的那些事儿(44)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明时西方殖民主义者开始将触角伸向台湾。1624年荷兰殖民者被明逐出澎湖后,又占领了台湾南部,并建立了许多据点,如台湾城和赤嵌城,并蚕食了大量土地。1642年,荷兰打败了西班牙独霸台湾,在台湾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人民苦不堪言,不断起来反抗。爱国人士何斌献给郑成功一张台湾地图,建议他收复台湾。郑成功自幼目睹荷兰侵略者掠夺烧杀台湾人民,本来就对荷兰殖民者十分憎恨,加上现在北伐受挫,急需找到稳固的根据地与清政府抗衡,于是便于1661年从厦门来到金门,准备收复台湾。
1661年农历三月,郑成功亲率大军2.5万多人、舰船数百艘,来到台湾西南部的禾寮港。此地地势险要,荷兰殖民者在这里设置了许多炮台。郑成功在敌人的严密防守下,强行登陆。上岸后,郑成功军受到台湾人民的热情欢迎,在他们的支持下,大败荷军,将其压迫在赤嵌城和台湾城两个据点内。郑成功对殖民者提出严重警告,责令他们投降。但荷兰殖民者以10万银子的犒赏作为交换条件,请求郑成功退兵,郑成功严词拒绝。农历五月,郑成功的军队攻下了赤嵌城,迅速控制了台湾全境。
荷兰殖民者退守台湾城后,倚仗粮草充裕,意欲固守城池,等待外援。荷兰舰队也多次从海上进攻郑成功。郑成功一方面采取了长期围困的战术,围城达9个月之久,另一方面率领英勇水师,在台湾人民的配合下,同荷兰侵略者展开了激烈海战,给他们以毁灭性的打击。1661年农历十二月荷军投降,荷军统帅揆一在投降书上签字,带领残兵狼狈从台湾退走,台湾光复。
1662年农历五月初八,郑成功病逝。他的儿子郑经率领军队,继续驻守台湾,进行抗清活动。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设置台湾府。
郑成功在台湾经济建设的另一突出成就,是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促进台湾经济繁荣。他把&ldo;台湾&rdo;出产的白鹿皮、糖等贩运到日本、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换回刀剑盔甲和生活日用品,解决了台湾的军政开支。据清初到过台湾的郁永和说:&ldo;凡中国物货,海外皆仰资郑氏。于是通洋之利,惟郑氏独操之,财用益饶。&rdo;
郑成功把荷兰殖民主义者从我国神圣领土台湾赶出去,使台湾重回祖国的怀抱。同时对台湾的农业生产,海外贸易,繁荣经济,以及提高人民生产和生活水平,都立下了丰功伟绩。因此郑成功是一位永远值得中国人民纪念的民族英雄。
清军入关
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写过一首题为《圆圆曲》的长诗。&ldo;圆圆&rdo;是吴三桂的爱妾陈氏的名字。诗的开头几句说:&ldo;鼎湖当日弃人间(崇祯皇帝死去了),破敌收京下玉关(吴三桂骑兵收复了北京)。痛哭六军俱缟素(军队都戴孝痛哭,为什么呢),冲冠一怒为红颜(原来是为了一个女人而大怒起兵的啊)。&rdo;这对吴三桂所标榜的报君父之仇当然是有力的讽刺,但历史的真相却远不是如此简单。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入明朝首都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统治中国276年的明王朝土崩瓦解了。然而,在胜利面前,农民军的上层人物,经不起物质引诱,加上农民小生产者本身的弱点,内部矛盾很快就暴露了出来,因此,当满汉封建主反动势力结合起来,共同向农民军反攻时,受腐蚀而严重削弱的农民军已变得虚弱,终遭失败,这种结局决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