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历史那些事儿免费观看 > 第8章(第1页)

第8章(第1页)

三是重农抑商,奖励生产。百姓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一概收入官府做奴婢。弟兄到了成年就应当分家,各立门户,各交各的人头税。不愿分家的,每个成人加倍付税。

商鞅为了取信于民。一天,他叫人在南门竖了一根木头,张贴告示说:&ldo;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赏黄金十两。&rdo;不一会儿,南门围了很多人,人们议论纷纷,就是不相信。

商鞅又下了一道命令,把赏金加到五十两。人群中有个人跑出来说:&ldo;我来试试。&rdo;他扛起那根木头,一口气扛到北门。大伙也纷纷跟上来,想看个究竟。商鞅立刻叫人赏了他五十两金子。这件事情一下子传开了,老百姓都说商鞅办事有信用。

商鞅变法取得了卓越成效,秦日益富强。当时的史书记载变法之后的秦国&ldo;道不拾遗&rdo;、&ldo;山无盗贼&rdo;,人们都积极发展生产,作战勇敢,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后来,商鞅实行了第二次改革。这次改革最重要的有下列三项:

一是废井田,开阡陌。

二是建立县级组织。

三是为了便于向东发展,把国都从原来的雍城迁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阳。

秦国变法以后,仅仅十几年的功夫,国力大增,人民安居乐业。由于商鞅改革功绩显著,秦孝公封他为侯,并把商於一带十五个城封给他,称他为商君。

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继位。一些贵族大臣对商鞅变法始终耿耿于怀,便诬陷商鞅阴谋造反,商鞅遭车裂的酷刑而死。但是他所推行的新法继续在秦国实行,为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负荆请罪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到赵国去,邀请赵惠文王到渑池相会。

赵惠文王害怕秦国,不想去。赵国大将廉颇和蔺相如认为,如果赵王不去,就会显示出赵国软弱胆小,叫秦国看不起。赵王出于无奈,只好叫蔺相如跟着他一起去,叫廉颇辅助太子留在本国。

廉颇护送赵王一行到赵国边境,对赵王说:&ldo;大王这次到秦国,您的安危很难预测,一定要多加小心。我想,在途中一去一来,加上两三天的会,最多不超过三十天。要是大王三十天还不回来,请让我立太子为国君,这样断了秦国要挟您的念头。&rdo;赵惠文王答应了。

赵惠文王到了渑池,秦昭襄王大摆酒宴招待他。席间,秦王假意喝醉了酒,要赵惠文王用瑟弹奏曲子助兴。赵惠文王勉强弹了一曲。秦王便吩咐秦国史官记录下来,史官高声念道:&ldo;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赵王为秦王弹瑟。&rdo;

蔺相如见秦昭襄王有意侮辱赵王,便拿起一个瓦盆走到秦王跟前说:&ldo;赵王请秦王击瓦盆助兴。&rdo;

秦王不答应,蔺相如逼进两步,目光紧盯着秦王说:&ldo;你们秦国虽然强大,但也不能仗势欺人。如果大王不击瓦盆,五步之内,我就可以把我的血溅到大王身上。&rdo;

秦昭襄王害怕了,只好拿起筷子在瓦盆击了一下。蔺相如回头叫赵王史官记录下来,说:&ldo;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给赵王击瓦盆。&rdo;

渑池之会,秦国始终没有占到赵国一点便宜。回到赵国,赵惠文王对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加赞赏,拜他为上卿。大将廉颇很不满意,他说:&ldo;我征战南北替赵国打仗,立下多少功劳。蔺相如有什么本领就凭一张嘴,反倒爬到我的头上来了!&rdo;

这些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尽量避开廉颇,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随从出去,在路上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过来,赶紧叫车夫把车退到一边躲避,让廉颇的车马过去。

蔺相如的手下有点看不过去,问他说:&ldo;您为什么这样怕廉颇将军,我们离开家乡,投奔您的门下,是因为敬仰您。可您总是这样躲躲藏藏,连我们都感到羞耻,不如跟您告辞回家算了。&rdo;蔺相如笑着问他们:&ldo;廉颇将军势力大,还是秦国势力大?&rdo;他们说:&ldo;当然是秦国势力大了。&rdo;蔺相如说:&ldo;秦王那么强大,我都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责骂他,怎么会偏偏惧怕廉将军呢?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因为赵国有我和廉颇将军在。一旦我们不和,秦国就会乘机入侵。你们想想,是国家要紧呢?还是个人要紧?&rdo;

第10节:历史上的那些事儿(10)

后来,赵国的名士虞卿把蔺相如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顿时惭愧得无地自容,他连忙脱光上身,表示赤诚相见,然后反绑双手,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他跪在蔺相如面前,羞愧地说:&ldo;相国以大局为重,这么容让我,让我羞愧万分,请您处罚我吧。&rdo;

蔺相如连忙跪下,说:&ldo;老将军是赵国的功臣,您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罪呢?&rdo;

从此,廉颇和蔺相如成了生死与共的好朋友,这段将相和的佳话流传开来。成语&ldo;负荆请罪&rdo;也是从这个故事中得来。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实力日益强盛的秦国攻打韩国,拔野王,切断了上党郡与以都城新郑为中心的韩本土的联系。无奈,韩桓惠王割孤悬的上党予秦以求和,上党吏民则既不欲归秦,又无力抗秦,郡守冯亭乃率一郡军民降赵。赵接受上党,遣名将廉颇麾重兵进驻战略重镇长平拒秦,秦则派左庶长王龁率大军进攻长平。于是,秦、赵长平大战就爆发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