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显成问道:&ldo;照大哥这么说,这一年下来,不是要赚双倍的银子?&rdo;
苏翎点点头。众人心里一阵盘算,这若是有几十艘船,每年一个往返,怕不上百万两银子的出入?那该是何等的情形。
&rdo;可惜朝廷海禁一直不开。&rdo;周青山感叹道。
&ldo;朝廷?&rdo;苏翎轻蔑地说道,&ldo;尽是些鼠目寸光之辈。别看每次科考出那么多举子,竟没一个有用的。这海上的贩运这般暴利,空放这银子不要,又不许民间商人去赚,真不知脑子里都是些什么。&rdo;
&ldo;听说是海上倭患的缘故。&rdo;周青山不太自信地说道。
&ldo;倭患?你们以为那些人都是日本来的?&rdo;苏翎说道,&ldo;其中大半都是大明的人,不过借此牟利罢了。&rdo;
苏翎说:&ldo;其实我要说的还不是银子的事,你们道那南洋的人都很富有么?肯花大笔银子买东西?&rdo;
胡显成道:&ldo;对啊,难道说那边的人都是巨富?&rdo;
苏翎摇摇头,说道:&ldo;那边除了粮食要多一些以外,甚至还赶不上辽东。买大明商货的,不是南洋的人。&rdo;
&ldo;不是?那是哪儿的人?&rdo;
&ldo;从西洋来的,从那边到南洋,要足足一年的时间。&rdo;苏翎说道。
&ldo;一年?那得多远?&rdo;郝老六不太明白,这一年的船程到底是多少,怕是没人清楚。
&ldo;不仅是西洋,从南洋一直向东,还有一块比整个大明还要大的土地。那里的人乘船而来,到南洋购买大明的瓷器、丝绸,再运回去,会有上百倍的利。只要有一船回去,便可富甲一方。&rdo;
苏翎见众人听得入神,便继续说道:&ldo;这大明之外,还有很多很大的地方,大明不过是东方的一块土地而已。这世上还有无数个国家,无数大明人所不知晓的东西。&rdo;
&ldo;佛郎机便是一个吧?&rdo;郝老六问道。
这佛郎机人知道的人还算较多,至少辽东知道操炮的人会了解一些,那些火炮不是便叫做佛郎机么?
&ldo;应该叫葡萄牙人。这个名字被人听错了。&rdo;
&ldo;他们是专门来买东西么?&rdo;郝老六问。
&ldo;买东西?&rdo;苏翎一愣,似乎不好解释,接着说道:&ldo;若是打不过,便买,打得过便抢。&rdo;
&ldo;这岂不是强盗?&rdo;周青山说道。
&ldo;就是强盗。他们一路从西洋抢过来,那南洋便是他们抢占下来的。此外还有荷兰人,就是叫红毛鬼的。也与葡萄牙人一样,还有西班牙人。知道他们仗着什么?便是大船,火炮。&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