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靖宇多次给各地抗金武装提供武器,并且组建民间武装抗金,实在是金国的心腹大患。岳飞相比之下到好办,可以通过秦桧和赵构,除掉岳飞。石靖宇身无官职,反而不那么好办,事有轻重缓急,粘罕心中最恨的,乃是炸毁他皇宫的石靖宇。
第一百六十四章私生子
石靖宇带来使团,大张旗鼓的北上,一路之上,迎来送往不计其数。石靖宇也不着急,坐在舟中或马车上,身边还带着娇妻美妾,到像是在用公款旅游一般。人人心知肚明,石靖宇乃是去金国送死,秦桧也不好一味催促,只能任凭石靖宇观山看景。
此时岳飞在北方威望渐高,官职也逐渐升了起来。赵构初识岳飞,是在他刚即位的时候,岳飞那时不过是军中的小头目。史书说,这时的岳飞曾上书数千言,&ldo;大略谓: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书闻,以越职夺官归。&rdo;
赵构不是胆子大的人,岳飞要他亲自随兵打仗,如何肯听?于是以非法越级打报告的罪名罢了他的官。于是岳飞只好投奔张所,从头干起。岳飞身先士卒,军纪严明,屡立战功。
赵构倒也是不念旧恶,传他入见,帝手书&lso;精忠岳飞&rso;字,制旗以赐之。授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又改神武后军都统制,仍制置使,李山、吴全、吴锡、李横、牛皋皆隶焉。封了岳飞个官职,而且题字,发旗&ldo;精忠&rdo;。有趣的是岳飞背有四个字是&ldo;尽忠报国&rdo;,&ldo;精忠,&rdo;与&ldo;尽忠&rdo;何其相似。
后杜充投降,岳飞收复建康,赵构颇为倚重,同时赵构也知道岳飞堪托大任。此人忠心耿耿,严于律己,赵构深恐石靖宇和岳飞之间达成什么协议。因此借机屡次提升岳飞的官职,也作为和金国抗衡讲条件的一个砝码。
岳飞入觐,赵构封其母国夫人,授飞镇宁、崇信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进封武昌郡开国侯。二十几岁就是候爵了,母亲也封了国夫人。这还不够,&ldo;飞以目疾乞辞军事,不许,加检校少保,进封公。&rdo;岳飞说眼睛有毛病,不想带兵了,赵构不但不许他辞职,而且加官进爵,几个月之中就由候爵提拔到公爵,可以说是少有的殊荣。
岳飞有个大犯忌讳的地方,就是他的军队号称&ldo;岳家军&rdo;。先是,绍兴五年,飞遣梁兴等布德意,招结两河豪杰举众来归。其所揭旗以&ldo;岳&rdo;为号……
金帅乌陵思谋素号桀黠,亦不能制其下,但谕之曰:&ldo;毋轻动,俟岳家军来即降。&rdo;国家的军队,要叫也只能叫赵家军,怎么能叫岳家军呢?自古皇帝们的心是相通的,赵构对此必然是极不高兴。
赵构命诣资善堂见皇太子。飞退而喜曰:&ldo;社稷得人矣,中兴基业,其在是乎?&rdo;
这皇太子也不是赵构亲生,而是个养子。赵构或许也有个什么阳萎之类的不育症。有这类症状的人大多都有些心理不正常,岳飞以后的日子自然也是难过。便在此时,宫中有流言,说岳飞之母姚氏乃是宫女出身,受先帝偶尔宠幸,遂有岳飞。言之凿凿,不能不令赵构忧心忡忡。
赵构的皇帝也来得容易,但是有点儿不名正言顺。他本是宋徽宗第九子,其母地位不高,本人的资质也平平。本来无论是立嫡、立长、立贤,都轮不到他头上。再加上钦宗大概也不怎么待见他,所以才派他出使金国,别的皇子都舍不得送去当人质,只舍得他。只是事情有变,赵构被阻拦,金兵打了过来,二帝被金兵虏走。赵构从金营里逃出来跑到了江南,大臣们才拥立了他当了皇帝,毕竟他是大家当时找得到的唯一皇子。
赵构心里一直有个&ldo;得位不正&rdo;的畏惧情结,他知道的兄弟已经是不少,秘密的私生子兄弟怕是更多,如果哪天有哪个兄弟拿着徽宗的诏书来逼他让位,岂不栽大了?
这种可能不是没有,他一直不肯抗金,就是不想迎接徽宗和钦宗二帝回来,让屁股底下的龙椅能够坐稳。赵构发愁,四处收集徽宗的秘闻,养成了一种独特的爱好,喜欢研究宋朝的家史‐‐他爷爷和太爷爷的传记,并且命人开始撰写《重修神宗实录》和《重修哲宗实录》。
正月,金宿州守臣赵荣来归,二月,命修《徽宗实录》。
赵构对其他皇族子弟,颇为忌惮防备,加上曾经的兵变,金国的逼迫,神经极其敏感。凡事已经到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地步,敏感多疑的赵构,开始下旨重修《徽宗实录》。
由此,赵构和岳飞之间的关系,冷淡起来。偏偏岳飞认为自己忠心耿耿,同时对赵构和秦桧的投降政策,非常不满。而金国早就催促秦桧对岳飞下手,意图除去岳飞这个心腹大患。
秦桧给赵构呈上了岳飞所做‐‐宝刀歌赠吴将军南行。歌云:&rdo;我有一宝刀,深藏未出韬。今朝持赠南征使,紫万丈干青霄……使君一一试此刀,能令四海烽尘消,万姓鼓舞歌唐尧。&rdo;
赵构看了更是疑心,你岳飞已经是元帅了,怎么还有一把亮未出来的宝刀?莫非这宝刀就是指他自己的皇子身分?&ldo;万姓鼓舞歌唐尧,&rdo;这尧虽然是好皇帝,可是他是把自己的皇位禅让给舜了,岳飞写此乃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