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页地图:以军撤出占领区情况图(1980年4月)
年4月以前以色列须从加沙‐‐埃拉特一线撤退完毕,但由于7月31日以色列国会通过了宣布耶路撒冷为&ldo;永恒首都&rdo;的法案,所以,以色列是否会按预定计划从目前临时边界撤退,前景难以预料。这是因为首都宣言法案的通过,还可以解释为有可能包括不归还约旦河西岸地区。这种情况对西奈半岛的归还可能产生连锁反应。我们曾询问埃军的一位将军:&ldo;您认为西奈半岛能按预定计划归还吗?&rdo;这位将军回答说;&ldo;我认为能按预定计划归还。&rdo;总之,和平谈判能否进展,其重大关键在于1980年11月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对这一点是没有人能否认的。这次以色列国会通过于耶路撒冷为&ldo;永恒首都&rdo;的法案后,作为战略上的一个要点的西奈半岛南端的沙姆沙伊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在讨论全面归还西奈半岛问题的过程中,以色列曾有过将西奈的战略要点委托给美国管理,或者是以色列从埃及长期租借的设想。以色列有人判断,由于苏伊士运河通航,埃拉特港的价值可能降低。通过非洲之角曼德海峡的船舶,每天达100艘之多,其中进入埃拉特港的船舶约10艘。以色列没有理由为了这10艘船舶的安全而不放弃沙姆沙伊赫。但是,可以预料,在今后重开和平谈判时,以色列国内会出现这样的舆论,那就是:为了确保亚喀巴湾航行的安全,要求至少要保住沙姆沙伊赫。就是在埃以和平协定签署后,以色列国内也还会有人强烈反对放弃这个要地。在这些人看来,如果以色列能够将沙姆沙伊赫基地作为要点,封锁苏伊士湾和亚喀巴湾的入口,那末对于过往于红海要冲曼德海峡的埃及船舶可产生遏制效果。此外,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舶,还可以使用海法港和阿什杜德港。这就是一些人认为以色列确保沙姆沙伊赫的战略上的意义。看来,在巴勒斯坦自治谈判前景暗淡的目前阶段,离开自治谈判,以色列最终撤出西奈半岛是否会按预定计划进行,现在正处于十字路口。
如果1982年4月前,以色列顺利地完成撤出西奈半岛的工作,预计埃以双方的安全措施将如下图。
三、约旦河西岸地区的战略价值
以色列撤离约旦河西岸,似乎比它撤离西奈半岛更复杂和困难。以色列把耶路撒冷作为&ldo;永恒首都&rdo;的决定,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众所周知,耶路撒冷是号称有四千年历史的闻名古城。16世纪,这座古城成为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集中居住的地方。耶路撒冷对犹太教来说,是大卫王朝的首都,对伊斯兰教来说,是&ldo;先知&rdo;穆罕默德访问天界的传说之地;对基督教来说,是具有许多圣地和古迹之地,如圣墓教会、圣墓山和橄榄山等。总之,耶路撒冷对三个教来说都是圣地。以色列在1948年的巴勒斯坦战争中,占领了西耶路撒冷,东耶路撒冷一直由约旦军队死守着,直到1967年六天战争才夺到手中。后来,阿拉伯国家提出&ldo;东耶路撒冷的主权必须归还阿拉伯国家&rdo;;而以色列主张东、西耶路撒冷是&ldo;本国的首都&rdo;。阿以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的对立,一直发展到以色列于1980年7月31日通过东、西耶路撒冷为&ldo;永恒首都&rdo;的宣言,致使萨达特总统也中止了同以色列的和平谈判。
约旦河西岸地区在军事上究竟有什么价值呢?确保这个地区,具有下列战略意义:
1.对从约旦境内起飞的飞机,可利用南北的山系建立早期预警系统;
2.可使耶路撒冷、洛德机场和特拉维夫等要地处于阿拉伯军队的炮火射程之外;
3.可获得50-60公里的地域纵深,弥补动员令下达后到预备役投入战斗这段时间的死角;
4
可限制恐怖分子的入侵地域,并减少警戒部队。现在,以色列在约旦河艾伦比桥上设有一个检查站,负责检查出入国境的人员,为对付恐怖分子,对阿拉伯人的检查特别严格。
从耶路撒冷所具有的战略上和宗教上的价值来看,以色列把它控制在自己手里,意义是很大的。现在,虽然有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驻在黎巴嫩南部地区,但以色列仍感到对恐怖分子的对策并不完善。
400页地图:约旦河西岸地区截面图
四、临战态势下的军队
如果仅从表面看,是不可能了解以军的真实情况的。幸运的是,我们获得了一份介绍以色列国防军真实情况的资料。今年5月,《耶路撒冷邮报》摘要刊登了会计检查院提出的关于国防军的报告。从报告中可以了解到国防军的实况。今年的报告对国防军提出的严厉批评虽然不怎么多,但还是有一些,例如:业务工作中的差错,铺张浪费,临战态势不完备,防止事故的措施不充分,军事基地内储备的油料不足,等等。
上述的批评意见是通过对国防部、师司令部和旅级部队的工作检查之后提出来的。关于战时应急态势和部队的编制状况,这次调查了
2个师,2个野战炮兵部队和防化部队。
同1973年十月战争以来历年的情况一样,今年的报告也指出了一些不能令人满意的情况,例如:第一线部队的满员率低,战时储备不足,征召预备役的手续存在问题。
检查院对军事基地内的公共卫生情况也进行了检查。1977年8月,某基地曾因水质不好而发生痢疾患者500余人。此外,在对某个旅进行调查时,了解到许多预备役军人延误了规定的时间,没有应召。检查院还发现兵役义务不很公平,征召预备役所必需的注册不能反映最新情况,接受征召训练的183名士兵未提供自己的住址。更大的缺陷是,对预备役士兵的配置不当,训练不足,非常时期用的储存库的状况不良。检查院特别指出,各种备品极端不足,维修保养不良,武器、弹药和光学仪器缺乏。这些情况其他部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