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早就有这种好奇心,可一直不敢表露出来,总觉得派座次之类的举动都是小朋友过家家的行为,非成熟、理性人士所为‐‐这里绝对没有看不起施耐庵的意思。更何况江湖人士排座次,可以设个擂台,一拳一脚一刀一枪比个高低,但唐宋的才子们如何分出高下呢?把他们从九泉之下吵醒,弄出来单独pk,估计他们早已失去了争斗的兴趣,这本身是个大难题。不过,再困难的问题也休想难倒专家学者。为了负责任地告诉我们&ldo;在唐宋词人中哪些是大家,哪些是名家,哪些作家对后世影响最大&rdo;,他们经过辛勤地摸索,反复的实验,终于寻找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计量方法。
当然,专家学者关注这个话题,显然不是为了娱乐,也不是为了满足我们这些俗人无聊的好奇心,他们探讨的是严肃的科研问题。尽管我们都知道有时候东风会压倒西风,有时候反之,可专家绝对不允许这种模糊的想法出现,他要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究竟为什么会这样,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好比屠龙刀碰上倚天剑,金庸先生说两者都断了,专家学者谆谆教导我们,作为读者,我们还要知道它们为什么会断,究竟是怎样断的,要知其然,也要知所以然。
刘熙载说,人都是带有感情色彩的,都是有所偏好的,所以比较高下毫无意义。专家说,我们要与时俱进,人有感情色彩,可科学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与个人倾向,数据是最真实的。于是他们根据现存词作的篇数,根据现存宋词别集的版本种数,根据宋代词人在历代词活中被品评的次数,根据宋代词人在本世纪(20世纪)被研究、评论的论著篇(种)数,根据历代词选中宋代词人入选的词作篇数,根据本世纪(20世纪)词选中两宋词人入选的词作篇数等资料数据,对两宋词人进行了统计排名。
实验开始的时候,风闻曾经出现过偏差,据说排在首位的是南宋的史达祖,这是一位非专业人士很少接触的词人,他的代表作是《双双燕》。地球人都知道这个结论是靠不住的。于是经过修改参数,最后得出了学界大都认可的十大词人:辛弃疾、苏轼、周邦彦、姜夔、秦观、柳永、欧阳修、吴文英、李清照、晏几道。
1少年英雄
辛弃疾在两宋词人榜上独占鳌头,估计会有人对此表示异议,辛弃疾自己知晓后也可能会摇头叹息,感叹造化真是弄人啊,甚至他心底里不免会生出一丝鄙夷与得意:难道两宋词作界就这样人才凋零么?自己不过偶尔客串了一下,就让两宋的才子们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看来,英雄豪杰就是英雄豪杰,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总是要鹤立鸡群。
三国人物刘劭在他《人物志》说:&ldo;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rdo;意思是植物中精华、动物中出类拔萃的就是英雄。至于人而言,刘劭解释说:&ldo;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rdo;辛弃疾肯定认为自己是聪明秀出、胆力过人,是个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辛弃疾这样自负,丝毫不会让我们感到意外,估计两宋的才子也只有诺诺而已。
二十一、辛弃疾(2)
绍兴三十一年夏秋间,金主完颜亮大举入侵,大名王友直、海州魏胜、胶州开赵以及济南耿京,纷纷聚众起义。22岁的辛弃疾在济南南部山区聚众两千人,隶属耿京,为掌书记。辛弃疾力劝耿京&ldo;策南向&rdo;,与南宋朝廷正规军配合,共同抗击金兵。绍兴三十二年正月,辛弃疾奉表归宋,经楚州到达建康,朝见宋高宗赵构,接洽南投事宜。辛弃疾被授承务郎。在其北归途中,辛弃疾获悉义军首领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的消息,领五十骑直趋山东,袭入五万之众的敌营中,将张安国劫出金营,并号召耿京旧部反正。随后,他长驱渡淮,押解张安国至建康斩首。辛弃疾因此名重一时,南宋最高统治者也大为惊异,&ldo;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rdo;(洪迈《稼轩记》),朝野为之振奋。
历来文人的梦想,都是出将入相,武能安邦,文能定国。《红楼梦》中的那个贾兰‐‐贾宝玉的侄儿,读书之余,也拿根玩具弓箭,在花园里颠来跑去,美其名曰&ldo;演习演习骑射&rdo;,也就是要为将来驰骋疆场做准备。不过,自从曹植以来,那些号称要建立金石之功并且瞧不起文学这行当的大文人‐‐请注意这里所说的是大文人,往往只能在诗文中说说而已。作为统帅的曹植,大军还未出发,他自己就先烂醉如泥。李白虽然号称有在闹市中杀人的胆量,他的梦想也只是如鲁仲连那样动动嘴皮子,或如谢安那样玩玩花花肠子。真正舞刀弄枪、战斗在第一线的大文人寥寥无几,就好比晨曦时分的星星。北宋的范仲淹据说曾经让西夏人闻风丧胆,不过,据目前的资料来看,似乎也没有身先士卒、浴血疆场的记录。
以五十人深入五万人之众的敌营中捉拿叛徒,辛弃疾也对此念念不忘。只是每当他想起这个壮举的时候,伤心的成分远远多于自豪的情绪,看看这首著名的《鹧鸪天》: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往日意气风发,今日衰老投闲,这辛酸的滋味肯定不太好受。一世豪杰,一位英雄,却偏偏生活在一个懦弱的时代;一位梗概多气、磊落轩昂的山东勇士,不得不寄居在妩媚的江南,将一身的豪气消磨殆尽:这究竟是怎样一种痛苦呢?无意成为文人,却终究只能是一失意词人;原以气节自负、功业自许,但终报国无门,只得把虎啸生风的英雄本色用词表现出来:这顶词人桂冠,即使是词人中的翘楚,能让这位豪杰之士平息心中的郁闷么?豪杰之为豪杰,便在于他们往往能冲破约束,能为人之不敢为,言人之不敢言,想人之未曾想。辛弃疾虽不得不&ldo;屈就&rdo;为一词人,却不失英雄本色,不作妮子模样,不受传统束缚,他大胆冲破了词与诗文的界限,将豪情与柔情融合,真正给词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无法在疆场上有所作为,不能为家国收复河山,却在词的创作领域开疆拓土,应该算是一种补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