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惊变(六)
1941年4月11日,北京,香山。
大地回春,四月的北京已经是花红柳绿,芳草茵茵,香山上的红叶虽不是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但枫树也是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让人不禁流连忘返。
周维宗又睡了一个很惬意的午觉,进入4月以来,他的确从许多方面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特别是前两天邢文军居然低调视察南方,特别是在地方党政机关里面指手画脚,这让周维宗明白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了。
&ldo;哼!这个鬼地方……&rdo;窗外的美丽景致似乎并不能让这位帝国内阁总理的心情转好,&ldo;哎……&rdo;一声长叹,周维宗又走回了自己的办公桌前。其实他自己也并非没有反击的力量,现在而今眼目下,中央战区已经被彻底抽干,新组建的那些方面军多多少少也抓在自己手上,虽说是二线部队,但也聊胜于无啊。
&ldo;妈的,一线部队我指挥的动吗?&rdo;周维宗想到自己的儿子刚才才在自己面前诉苦,内务部现在认为应该马上动手,以免夜长梦多,但他总认为不是最佳时机,&ldo;要等待啊,好不容易掌握了几个师,再给我一周,整个卫戍区我都有七成把握。&rdo;周维宗正在自言自语,仿佛稳操胜算,这时桌上的红色电话机响了。
&ldo;对……是我叫他来的……嗯……让他马上进来……哦……我在后院等他……赶快……&rdo;周维宗极不耐烦的在电话里絮絮叨叨一大通,然后就急急忙忙的走向了后院。
这位奉命为周维宗紧急命令前来的人是帝国中央直属机关宣传部的摄影师,名字叫做武廉直。就在这天上午,周维宗叫武廉直下午三点去香山那里一趟,也没详细交代是什么事情。
作为中央领导人的专职摄像师,反正武廉直也习惯了几十年不分节假日的工作日程,别人安睡休息的时候或许正是武廉直紧张工作的开始,别人工作的时候没准武廉直缩在熟睡之中呢。
就在武廉直的汽车离周维宗的公爵府还有百米远的时候,就看见周维宗的侍卫长穿一身深藏青色的军装,笔挺地站在楼房外面。见武廉直们的汽车开来,他朝着武廉直们的方向迎了几步,武廉直心里微微地波动了一下,什么事情这个总理大臣面前的红人肯出门迎接啊。
&ldo;老武,总理大臣就在后院,你直接跟我去吧。&rdo;武廉直也不明就里,跟着侍卫长几乎是一路小跑就到了公爵府宽大豪华的后院。因为这几天周蓉几次叫武廉直为病逝的王爷李极的遗体拍摄重要照片,也是为了作为掩护,避免帝国高层的内斗过于公开化。因此,武廉直一听是他的电话就条件反射想起重要拍摄,不过转念一想,要拍那种照片地方也不对啊。
早已等待的周维宗快步走过来和武廉直握了一下手,就带武廉直大步往后院的一栋三层阁楼里走。走进楼里,他才站住对武廉直说:&ldo;老武,今天叫你来是为我照几张相,有急用的。&rdo;
&ldo;噢……今天?&rdo;武廉直一愣,原来是给他拍,自己还以为是给死人照呢,&ldo;总理阁下,我是先不知道,所以没有做准备啊,没带镁光光,我的助手也没来。&rdo;周维宗笑笑,不以为然,&ldo;那没关系,今天咱们就用自然光拍。&rdo;
&ldo;自然光拍摄当然比较好,可是今天老天不太帮忙,这个天气太阴光线恐怕不好啊。&rdo;武廉直望望门外的天气,觉得没有把握。&ldo;我看问题不大,今天可以照,再说也没有必要等,谁知道明天是什么天气啊。&rdo;周维宗态度很坚决,俨然是摄影行家。今天周维宗一反常态急切地要拍标准照,这能不叫武廉直纳闷吗?再说皇家国丧期间,没等一个月的大丧过完周维宗就迫不及待要照标准像也不太合适呀!
武廉直不由得好奇地问:&ldo;怎么这个时候照,是不是有急用?&rdo;周维宗嘿嘿笑了一声,隐秘的眼神飞快地望武廉直一眼,头扭向一边,用似乎开玩笑的轻松语调说:&ldo;你看,王爷去了你才来拍,我现在拍了留着以后用啊,呵呵。&rdo;&ldo;啊呀,您还年轻着呢,身体这么健康,根本用不着嘛。&rdo;武廉直也用开玩笑的口气回敬了一句,但是心里暗暗吃了一惊,这话什么意思?多叫人胆寒!
周维宗带武廉直走到阁楼的二楼,他没有正面回答拍照片有什么急用,只是问武廉直楼上的光线是不是比楼下好一些。武廉直连测光表都没有带,大体目测了一下,怎么办呢?事到如今不行也要行,就点点头,这还不是最让他吃惊的。
那天周维宗的标准照先就拍了好几种,先是穿西服的,后又换上帝国的官方正式着装‐‐唐装照了几张。与往常不同,这次拍摄,身为帝国高级摄像师的武廉直觉得自己差不多被折腾得散架了。因为武廉直这次拍摄没有让助手过来,于是在没有三脚架,又没有带镁光灯的情况下,每张照片武廉直必须按动四分之一秒的快门,才能保证黑白胶卷的感光色度。四分之一秒,这几乎是这个时期照相机快门档次里最慢的瞬间了,按快门时人的手是很难端得纹丝不动,稳如泰山。只要有一丝摆,照片就虚了。等将周维宗的半身照片拍完,武廉直的手臂已木然僵硬快没知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