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廉已经进去招待宾客去了。
李衍没动,杨氏一笑,姐弟俩感情真好。
&ldo;你大姐姐三天后会回门的。&rdo;
李衍这才转过身去,杨氏拉着李衍的手,道:&ldo;过了年你就十岁了,该学着和你父亲担起事来。&rdo;
李衍沉默的点了点头。
三朝回门。
李衍一直跟在李廉身后,以往李衍很可能在李纨还没有进府时就迎了上去,可是今天李衍异常稳重的端坐在一旁。
看着李纨和贾珠给父亲母亲问安,旁边贾家的婆子给父亲母亲递上重礼,均是两位喜欢的之物。
李衍安下心,他不知道李纨有木有受到贾母和王夫人的刁难,但是他了解李纨,只要贾珠对她用心,她就会觉得幸福。
李纨就是一个以夫为天的女子,贤惠温良,恭顺有礼,极容易满足。
今天看两人的架势,李衍自知贾珠待李纨确实不错。
&ldo;衍兄弟,这是,听宫裁说衍兄弟最喜书法,这《卜商帖》是欧阳先贤的真迹,就赠与衍兄弟。&rdo;
李衍接了过来,看着眼前的真迹,手指微微摩擦着帖的背面,然后面露激动之色,道:&ldo;谢谢姐夫。&rdo;
贾珠点点头,杨氏带着李纨进了内堂,贾珠坐在李廉右手边陪着说话。
李衍看着这《卜商帖》,耳朵却没错过李廉和贾珠一丝对话。
大都是学问之事,李衍还真有些无趣。
&ldo;岳父大人学界人脉广大,如今六月,各省乡试的主考官皇上已有定论……&rdo;说到这里,贾珠看了看李衍,李衍似乎没有听到一般。
贾珠轻声道:&ldo;皇上似有意让岳父大人担任北直隶的主考官。&rdo;
李廉一叹:&ldo;这事情还没下旨,不能做出定论,现在说此事言之过早。&rdo;
贾珠瞅了瞅李廉的脸色,也知自个急切了。
然祖母和母亲对乡试的关心,他终究忍不住前来讨好。
李衍将《卜商帖》不着痕迹的拦住自己的脸,乡试虽说不如会试、殿试这般受人重视,可也是森严的考试。
乡试一旦中了,就成了举人。举人不仅有参加会试的资格,而且有了做官的资格,中举中举,中了便是一步登天。
李衍估摸着如果北直隶乡试的主考官真的是自家父亲,说不得父亲还会更严格几分。
这避嫌可是官场上一个深奥的道理。
&ldo;等到皇上圣旨下了,若是老夫,你就什么都不要多想,好好用心学。若不是老夫……京里大都数同道的喜好文风,老夫总能察觉一二,你多朝这上边用点心。&rdo;
李衍心道果然如此,贾珠脸色变了变,说到底,对于乡试他还是没大信心的。
&ldo;是,岳父大人。&rdo;
李廉轻轻点头,又对贾珠道:&ldo;离八月秋闱还有一个半月,这些天你多做些文章让老夫品评。&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