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凭这两颗人头,就会在朱元璋那里得到进身的阶梯,比苦读寒窗十年要迅捷得多,乱世出英雄,他已等不得按部就班地走仕途的升官图了。
在杨宪提着人头直奔朱元璋的新衙门时,朱元璋正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
朱元璋踌躇满志地坐在殿上,李善长以下众将领列坐两边。
朱元璋说:&ldo;我们终于有了金陵这样可进可退的地方了,我们必须爱护百姓,使之安居乐业,后方基石打牢,出战才无忧。&rdo;他掉头关照李善长再次下安民榜,再重申约束士兵的禁约。
李善长说安民榜陶安先生已经草拟完毕了。
这时徐达带了一个高颧骨大腮、满脸胡须的人进来,一上殿就叫:&ldo;元帅,我把你要的人毫毛无损地带来了。&rdo;
朱元璋忙降阶相迎,说:&ldo;不用问,一定是水师大将康茂才将军了?早闻你勇冠三军。&rdo;
大胡子双手抱拳:&ldo;不才正是,败军之将,何敢言勇!&rdo;
朱元璋执着康茂才的手,把他拉到自己旁边坐下,说,将军主动投诚,使金陵百姓免受屠戮,又使五十万官军投降,将军是立了大功了。
康茂才说他早听说元帅是体恤民情的人,今天相见,果不虚传,往后愿为元帅牵马坠镫。
&ldo;客气了。&rdo;朱元璋掉头对李善长说,集庆这名字不好,不如恢复叫原来的金陵或叫应天府。
李善长称赞:&ldo;应天好!也可仿着太平府的办法,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为好,应天顺人嘛。&rdo;
&ldo;好一个应天顺人。&rdo;朱元璋很兴奋,说金陵这城市大、繁华,不比太平府,可设天兴、建康翼统军大元帅府。他回头叫廖永安。
廖永安站了起来:&ldo;末将在。&rdo;
朱元璋吩咐他水陆都要管,金陵三面据水,要守卫好,将来要成为固若金汤的大本营,朱元璋委任他为统军元帅。
这时汤和来报,有一个自称叫杨宪的人,非要见元帅不可。
朱元璋扭头问康茂才:&ldo;听说过这个人吗?&rdo;
不但康茂才,金陵人都知道杨宪,此人中过举人,在这一带很有名气,刊刻过几本诗集,有才,有点怀才不遇,是个簿曹。
朱元璋说:&ldo;治国就是要儒士贤人,快请。&rdo;
人们谁也没想到,上殿来的杨宪竟手提三颗人头,还在滴血,众人吃了一惊,这哪像个文人儒士!他把人头咚的一声丢到地上,说:&ldo;儒生杨宪参见大帅。&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