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个月的束脩是两吊钱,逢年过节有五百文,你想买什么东西就自己添置。这些走的都是村里的账,我是公事公办。”
刘青文艰难得咽了口唾沫,“我有两吊钱?这么多?”
“你也别觉得多。其实并不多。因为识字班暂时只上上竿,成年班却要晚上。就是吃完晚饭之后,上半个时辰就成。”
刘青文点头,他还有一下竿的时间复习功课,时间很充份。
“对了,我还要你帮我考查有哪些孩子有读书天份。到时候要着重培养。”
刘青文明白了。其实他们族学也是这样。
他们族学分为蒙学班和科考班,学的内容相差极大。
“若是有天份好,到时候就要开设科考班。要是你没时间,到时候我可以找别人来替你的识字班。你专门教科考班,你看怎么样?”
这个安排算是非常贴心了,刘青文自然乐意,满口答应,“行,都听您的。”
林满堂看了眼他这身衣服,还是去省城考试时穿的那身。之前去长沙刚刚好,可现在温度又降了,他还穿这个,就显得身子有些单凉。想来他就这一身体面衣服,便叫了范寡妇过来,给他量衣,“你是咱们村的先生,一年四季包两身衣服。”
刘青文抿了抿嘴,要是再弄不明白林叔是在照顾他,那他就是个傻子了。
人家为了照顾他的自尊,才将话说得这么漂亮,他要是戳穿,就枉费对方的好意。
他暗暗记在心里,想着一定好好教书报答对方。将来他要是考上功名,一定要回报对方。
第二日,林家宴请村民和亲戚。
李秀琴在门口迎接自己的亲人。
李广角和刘淑惠一早就来了。
说起李广角,昨儿跟县令喝了酒,他回去后醉熏熏的,连晚饭都没吃,睡到半夜,肚子被饿醒。
醒来时,一个人坐在床头傻乐,把睡梦中的刘淑惠差点吓死,以为老头子发了癔症。
后来见他神色正常,思维清晰,才明白他只是太高兴。
这不,刚吃完早饭,他就拉着刘淑惠过来。
刘淑惠一把握住大女儿的手,脸上的笑容怎么都藏不住,“你是个有福的。谁能想到呢,满堂居然这么出息,竟考上了举人。”
到底是大女儿眼光好,找了个有本事的男人,还将娘家也给带起来了。这女儿生得不亏。
李秀琴笑笑,侧头看向一直躲在她身后的李秀菊。
对方一声不吭,蔫头耷脑的,好似不敢见人。
刘淑惠见大女儿看向小女儿,赶紧将小女儿拉出来,“哎呀,你躲什么人呀。这可是你亲姐姐。她还能生你的气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