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明夷的确想让玄烨不快活,尤其能气的玄烨跳脚最好。太皇太后日常都是在他们之间调和,怎么会突然之间给明夷出主意,让明夷费尽心思让玄烨不痛快?
“再走走。”太皇太后注意到明夷怀疑的眼神,不为所动的继续往前走,招呼明夷跟上。散步就应该继续散步,说那么多话做什么呢?
明夷满腹的怀疑随着太皇太后一本正经地迎对她的目光,生生咽回去,应该是错觉吧,太皇太后怎么会想让玄烨不痛快呢?
可是太皇太后说的也对,要是唤着从前一样的称呼,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面对玄烨,玄烨又该是什么表现?
虽然不太想为玄烨费尽心思,下回有机会试试看?气死他!
瞧到明夷咬牙切齿的模样,太皇太后目光变得幽深。
所谓有利有弊,且看怎么看待事情罢了,有些话当长辈的点到即止,却不能一再的强迫,反而会适得其反。
远在紫禁城的玄烨忽然打了一个喷嚏,旁边的林兴关心的询问道:“皇上没事吧?奴才去请太医?”
打一个喷嚏都是让人担心的皇帝,玄烨挥挥手道:“没有着凉,倒是觉得有人在后面算计朕。”
此话落下林兴半天不敢接话,心里直犯嘀咕,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在玄烨的背后算计玄烨,活的不耐烦了吗?
第二日太皇太后领着皇太后、淑慧长公主、明夷一道换上常服轻车简出的往香山寺去。
香山寺的名声颇大,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其中非富即贵的也不少。
到了山脚下,太皇太后下车慢慢的行走,淑慧长公主出来瞧着外面的风景,虽说一开始因为出门不太高兴,这回却是高兴了,景色好。虽说要上香山寺远着,一边走一边逛,挺好的。
能出来放风,明夷最是欢喜,乐呵呵上前搀扶着太皇太后,“外祖母,你看好多人。”
点点头,太皇太后笑道:“也不知其中有多少人是来求神拜佛的。”
“有多少人都不打紧。满天的神佛忙得厉害,想要如愿以偿,能靠的只有自己。”显露出对于求神拜佛者寄希望于别人身上的不认同,有拜佛的功夫,不如想想如何能让自己过得更好。
“说的虽然在理,不过有时候求神问佛也不见得有所求,或许亦是求一个心安罢了。”太皇太后笑眯眯的接过话,明夷想了想回答,“也对。如出家就是很好的避世之道,若不是得剃光头,不能穿漂亮的衣服,也不能好酒好菜,有时候也觉得出家挺好的。”
煞有其事的挑出家的毛病,显然明夷心里也动过这个念头。
太皇太后莞尔,“佛门的规矩也不比我们俗世的规矩少,若是连俗世的规矩都守不了,就不要谈进入佛门守佛门的规矩了。”
明夷想了想也认可了,淑慧长公主无力地道:“额娘,每回听你和明夷说话,你们这一来一往的交锋,不累吗?”
各持己见,相互都想说服对方,到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
“为何累?人活着就要思考,思考就会发生不同的争议。有争议就说出来,谁能说服谁就是谁赢。有何不可?”太皇太后莫可奈何的看着淑慧长公主,对于一个不动脑筋的女儿能怎么办?
淑慧长公主摇摇头,“我是不想像你们活得这么累。”
恰在这个时候,一阵马蹄声传来,更有人不断的叫唤,“走开,快走开。”
喊着走开,马匹已经冲过来,淑慧长公主看了一眼,骑在马背上的男子惊慌失措,显然驾驭不了马儿,马儿癫狂的飞奔而来,旁边追来的人想要拉住马儿却一次又一次的看着马儿跑开。
淑慧长公主不屑的摇头,好奇的看着明夷问道:“明夷把汉人的东西学得不错,我们蒙满的东西总不会丢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明夷:总觉得外祖母另有所图!
太皇太后
:图我外孙女气坏我孙子?
加更来了,艰苦改文中,欢迎帮忙捉虫!谢谢!
第041章大清的王法
问的实在直接。明夷昨天泡茶的动作虽然好看,在淑慧长公主看来,明夷可是满蒙的后人,可不能把满蒙的本事丢得一干二净。
明夷怕是从来没有被人这么直接的问过,所以面对淑慧长公主的问题时,微微一顿。
“姨母想亲眼见见?”对于这个问题最好用行动来证明,明夷瞧着不远的情况,这么问起,淑慧长公主认真的点点头。
“可以。”无论是蒙古人还是满人都是马背上长大的民族,大清自入关以来,很多八旗子弟慢慢的丢弃了祖宗之所以立足于这个天下的根本。淑慧长公主很希望明夷没有丢弃。
“瞧好了。”明夷无所畏惧淑慧长公主想看看她本事的意思,瞧着马儿越发疯狂,就要从马背上摔下来,旁边的同路人惊恐的叫唤,看起来十分担心。
明夷瞧着马儿就要翻起的那一刻,离她最近的时,一把将马背上的人拉下来,同时抓住缰绳,翻身上马,本来不断狂笑的马儿,随着明夷翻身而上,险险没有翻倒下。
可是换了一个人,依然让马儿心中不高兴,不断的长啸,旁观的人看到明夷竟然如此漂亮的翻身上马,惊叹之余也忧心明夷会不会再次被马儿颠下来?
随着马儿不断的颠簸,明夷依然牢牢的抓住缰绳,夹紧马腹,不管它怎么动,明夷就是纹丝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