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愿意让他们试试这笔生意能不能做,提出提议的人高兴的连连点头,赶紧去唤其他人过来。
宫里的太皇太后再看到新鲜翠绿的青菜时,颇显惊讶的问道:“真让她种出来了。”
“格格特意让奴才给太皇太后带句话,格格说,太皇太后一定要多吃青菜,多做运动,绝对不能偷懒。”进宫送菜的人正是丰登,赶紧把明夷要转达的话告诉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瞧了一眼旁边的青菜,笑道:“回去告诉你们格格,我一定好好吃。”
丰登一听可高兴了,太皇太后随口问道:“青菜你们家格格都给谁家送去?”
“除了太皇太后,还有裕亲王府和恭亲王府。”明夷放在心上的人就这么几个,自然得了好东西也给他们各家送过去。
太皇太后一听便知道,明夷压根没想起玄烨来,只怕是想起来也当做没这回事。
“庄子里的青菜还有多少?”太皇太后也不多管,打听明夷的情况。
“格格正让人多准备,庄子里有人给格格建议,不妨将这些蔬菜拿出去贩卖,定能卖个好价钱。”丰登把庄子上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太皇太后,这些事也没什么好瞒的,明夷在太皇太后面前从来不藏着掖着。
太皇太后露出笑容道:“回去告诉明夷,让她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只是这青菜往后得多给我送些。就按现在的分量多拿一份。”
放出这番话的太皇太后,也就是表明要给明夷撑腰的意思,丰登岂有不替明夷高兴的道理。面带笑容的应下,“太皇太后放心,奴才一定回去转告格格。”
送菜的事情很圆满的解决,至于玄烨在知道青菜连福全和常宁都有份,却没有他的份时,心情如何百转千回也没有人顾得上。
倒是晚膳在慈宁宫用的时候,翠绿新鲜的青菜一上桌,玄烨的脸色微微一变。
“你说你呀,你以前和福全常宁没什么两样,怎么现在连他们两个都不如了?”能在玄烨面前说出这番话的,除了太皇太后还能有谁?
“你就是自讨苦吃。”太皇太后感慨着,玄烨闷声不语,埋头吃菜。
明夷糯上种出青菜来,而且每天都几乎有固定的分量,第一天出去还用吆喝,等到第二天才刚摘下来,就已经有人寻上门买。
京城里的事只要不藏着掖着,想打听不算难。更别说明夷是做生意的,庄子里活络的人不少,也是为了杜绝麻烦,所以打从一开始早早的就亮出明夷的招牌。
明夷的名号在京城,因为瓜尔佳成保的事可谓名噪一时,知道明夷真正身份的那些勋贵人家更明白,这一位不是他们可以得罪的,最好供着点。
所以明夷的生意没有人敢打主意,除夕前所有的青菜卖的一干二净,明夷也按之前和他们说过的,给他们分红,让所有庄子上的人都能过个大肥年。
连看新年就要来临了,家家张灯结彩,贴起春联。明夷在静宜园也按照传统的习俗写了一副对联,让人把静宜园弄得喜气洋洋的。
平常的日子明夷可以不回紫禁城,但除夕的这一天,太皇太后却三令五申的让明夷非回去一趟不可,大过年的也不一家团聚,明夷是想让太皇太后不得安宁吗?
有太皇太后这么一番话,明夷自然担不起让太皇太后挂念不得安宁的罪名。回去可以,那要住到什么时候她才能回静宜园,这可得说好!
太皇太后干脆利落,也不说让明夷住到十五再离开,只道初八就让明夷离宫。
按照宫里的规矩,其实不过十五是不许出门的,太皇太后也是顾及明夷的心情,所以才会许的这个特例。
明夷总不能为了自己的快活,当真不管不顾太皇太后?初八也就几天的时间,她就安安静静的呆在慈宁宫,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谁也管不着她,挺好的。
明夷卡着除夕那天的日子回宫的,淑慧长公主和皇太后都在慈宁宫等着明夷。
见着明夷面色红润,皮肤越发光滑,神采奕奕的样子,淑慧长公主不由自主的抚了一把脸,“我怎么觉得我们明夷越来越好看,我倒是越来越老了。”
收获太皇太后一瞥,在太皇太后这个当她额娘的人面前说老,欠打吧。
“姨母不老。难得一见像姨母这样好看的女人,果然不愧是蒙古第一美人,外祖母生的女儿。”明夷夸赞淑慧长公主不止,就连太皇太后也一并夸了,哄得两位长辈眉开眼笑,大过年的心情越发的好。
淑慧长公主这一次回京是打算常住京城,毕竟额驸已逝,孩子也都长大成人,淑慧长公主不再多作管束,还不如回京多陪陪太皇太后。
“总算你还有点良心,知道回来陪我和你外祖母过年,不至于连个团圆饭都不跟我们吃。”高兴归高兴,淑慧长公主戳了一记明夷的脑门,对于明夷肯回紫禁城的表现表示满意。
所以说让淑慧长公主高兴也得被戳脑门子吗?明夷暗暗腹诽,面上挂着笑容,“团圆饭当然是得回来陪外祖母和姨母吃的。”
别管心里怎么想,这个时候必须要表现出心里最重要的人莫过于太皇太后和淑慧长公主,这才是长辈最想看到的。
慈宁宫有说有笑的,其他宫殿可就没这么好了。
明夷的大名,宫中的人没进宫的时候就有所耳闻,进了宫之后,这些日子以来玄烨老往静宜园跑,宫里的人自然受了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