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雅果真一样咬一口,爱吃的都吃下去,不爱吃的咬一口便递给荣恪,粥茶汤羹也是各尝一匙,偏爱粗简的野菜羹,连喝两小碗下去笑说道:&ldo;宫里吃不着。&rdo;
看着窗外的景色,慢悠悠吃得尽兴,方起身下楼。
荣恪带着她踏上一条小径,枯叶遍地衰草连天,林子里鸟儿啁啾,背阴处留着残雪,满眼冬日里特有的景致。
小路尽头通往大相国寺,年关已近,人们忙着备年货,万姓交易人头攒动,温雅兴致勃勃一个摊子一个摊子走过去,买下不少小玩意儿,荣恪索性买一只大竹筐背在背上,竹筐渐满,二人来到一处卖古籍的书摊前。
温雅蹲下身拿起一本《十七帖》翻看着,小声说道:&ldo;是真迹呢。&rdo;
&ldo;多少银子?&rdo;荣恪问道。
书贩伸出两个手指头:&ldo;这位公子识货,少收些,二十两。&rdo;
荣恪拿出荷包,就听旁边一人道:&ldo;我出四十两,给我吧。&rdo;
荣恪挑眉看过去,秦渭悠然看着他笑,他身旁的女子冲荣恪微微一福,轻声细语道:&ldo;小女子见过公爷。&rdo;
荣恪颔首为礼,温雅听出了秦渭的声音,便没有动,只是低头继续翻看那本字帖。
书贩伸手过来:&ldo;那位公子出价四十两。&rdo;
荣恪眼疾手快,一把擒住书贩的手腕,掏出一锭银子往书摊上一扔,对温雅说一声咱们走。
&ldo;这是明抢啊。&rdo;书贩嚷了起来。
荣恪冷笑:&ldo;你说二十两,我给你二十两。下手明抢的是这位公子才对。&rdo;
温雅将书往怀里一塞,迅速起身随着荣恪扬长而去。
书贩拔脚欲追,秦渭伸臂一拦,递给他二十两银子,说一声算了。
书贩笑着接过去说道:&ldo;状元公仔细瞧瞧,看上那本尽管拿走。&rdo;
秦渭摇头,对方若兰说一声走吧。
二人并肩而行,方若兰笑道:&ldo;相公可愿意仿一本十七帖,给我临摹用?&rdo;
&ldo;自然可以。&rdo;秦渭痛快答应着问道,&ldo;刚刚镇国公身旁的那位,是一名女子吧?&rdo;
方若兰摇头:&ldo;我瞧见镇国公,满眼都是他,没有留意他身旁的人。&rdo;
秦渭嗯了一声,微皱了眉头思索,方若兰默然跟在他身旁回头望去,人群中一眼就能瞧见荣恪,身形高大衣着华贵,却背着一只极其不符身份的竹筐,竹筐里的东西满得几乎要溢出来。
温雅看着满满的大竹筐,轻轻呀了一声,低声说道:&ldo;咱们走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