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还分成两波,刘二郎也是无奈,可也只能如此。
商定之后,一家人坐在桌上吃饭。
不知不觉到了深夜,杂务缠身的林满堂终于拎着灯笼回来,原本他想回书房再处理一会儿公事,再回后院睡觉。谁成想,李秀琴得知他回来,直接跑来找他。
两个小红薯放在桌上,林满堂一蹦三尺高,眼睛瞪得溜圆,“哪来的?”
李秀琴有些得意,“锦凝那孩子带回来的。怎么样?”
林满堂拿着小红薯不停转圈圈,激动得不成,有了这个,他们国家能养活多少人。
“可真是太好了。”
李秀琴就知道他会高兴。
这十来年,看着他脸上添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甚至就连夜晚睡觉都愁赚钱。李秀琴心里也不是滋味儿。
明明她经常给他补身体,他也确实险少生病,可多思多虑还是让他像正常人一样老了。
有时候他们一块去外面喝茶,她还听到别人说她是继室。要不然不会这么年轻。
甚至还有人猜她是他的女儿或是儿媳。
如果夸她年轻,她会高兴,可说他们是两辈人,她心里不怎么高兴。
为了这个家,为了良国,她男人一日日衰老。
这上了岁数的人都怕死,她特别害怕他会先她一步离开她,留她一人在这大宅子里,孤孤单单。
现在有了红薯,他身上的担子能小一点了。
“对了,闺女还说种出来后,让你向皇上请封锦凝诰命呢。”
林满堂点头,“应该的。”
皇上给女子诰命极其大方。更何况刘锦凝找到红薯,让千千万万的百姓填饱肚子,绝对利于社稷。给个诰命也在情理之中。
翌日,林满堂将两个小红薯放水里催芽,他在自家后院开了块地方。几乎每隔一会儿,他就进屋瞅上几眼红薯。
李秀琴瞧他这副紧张兮兮的样子,笑话他,“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得崽子呢。一天看三回。”
林满堂哈哈大笑,“可就是崽子吗?有了它,咱们口粮就全有了。”
李秀琴撑着下巴,“只有两个小红薯,这啥时候才能让百姓都种上红薯,填饱肚子呢。”
“急什么。红薯可以种两季。咱们这两个发了芽,就能长很多个藤,到时候剪下来,能栽三十颗红薯苗,秋天就能收获两三百斤。到时候咱们就拿一半红薯种大花房里。这样明年就能结更多果子。只要一年时间,种子可达上万斤。”
李秀琴目光灼灼盯着他,“这东西是新鲜物,一开始才出来,价钱肯定不低,咱们是不是可以……”
她现在跟林满堂学得,张口闭口全是钱。
不过林满堂是为国库赚钱,她是为自家的私库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