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ldo;我留张先生住十天,肯不肯赏我一个面子?&rdo;
&ldo;言重,言重!&rdo;张医生面有难色;&ldo;再住十天,就到了送灶的日子了。&rdo;古应春也觉得急景凋年,硬留人羁栖异乡,不但强人所难,也不近人
情,所以折衷提议:&ldo;再住五天吧&rdo;&ldo;好,就住五天。&rdo;张医生略有些忸怩地
说,&ldo;我还有件事,恐怕要重托贤伉俪。&rdo;这话正好为要掀门帘进屋的阿巧姐听见,扭头就走;古应春不明白是
怎么回事,想开口相问;七姑奶奶机警,抢着悄悄拉了他一把衣服,才将他的话挡了回去。
&ldo;张先生,不要这么说。&rdo;七姑奶奶答道:&ldo;只要我们办得到的事,你尽管吩咐。今天怕累了,吃了粥,请安置吧!&rdo;&ldo;粥是不吃了;累倒真有些累了。&rdo;
张医生略有些怏怏然。
七姑奶奶向来待客殷勤诚恳,煮了一锅极道地的鱼生粥,定要请客人试试她的手段;又说还有话要谈。张医生自然没有坚拒之理;于是一面吃宵夜,一面谈正事。
第一件大事,就是古应春谈杭州的情形。这些话张医生已经在艳春院听过一遍,所以古应春不便再详细复述,顶要紧的是证实王有龄殉节,以及
由林福祥护送灵柩到上海的话,要告诉七姑奶奶。
&ldo;那就对了!我的想法不错。&rdo;她转脸对张医生说:&ldo;张先生大概还不十分清楚。我们这位小爷,跟王抚台是生死之交;现在听说王抚台死得这么惨,
病中当然更受刺激。不过我在想,我这位小爷叔,为人最明道理,最看得开;而且王抚台非死不可,他也早已看到了的,所以这个消息也不算意外。现在
王抚台的灵柩到上海,马上要回福建,如果他不能到灵前去哭一场,将来反倒会怪我们。所以我想,不如就在这一两天告诉他。张先生,你看可以不可以?&rdo;
&ldo;这就很难说了。&rdo;张医生答道:&ldo;病人最怕遇到伤心的事;不过照你所说,似乎又不要紧。&rdo;
&ldo;应春,&rdo;七姑奶奶转脸问道:&ldo;你看呢?&rdo;古应春最了解妻子,知道她已经拿定了主意,问这一句,是当着客人
的面,表示尊重他做丈夫的身份。自己应该知趣。知趣就要凑趣:&ldo;张先生自然要慎重。以小爷叔的性情来说,索性告诉了他,让他死了心,也是一个
办法。&rdo;&ldo;对!&rdo;张医生觉得这话有见地,&ldo;胡道台心心念念记挂杭州,于他养病也是不宜的。不过告诉他这话,要一步一步来,不要说得太急。&rdo;
&ldo;是的。&rdo;七姑奶奶这时便要提出请求了,&ldo;我在想,告诉了他,难免有一场伤心;只怕他一时会受震动,要请张先生格外费心。张先生,我虽是女
流之辈,做事不喜欢扭扭捏捏,话先说在前面,万一病势反复,我可要硬留张先生在上海过年了。&rdo;
此时此地,张医生还能说什么?只好报以苦笑,含含糊糊地先答应下来。
等吃完粥,古应春亲送张医生到客房;是七姑奶奶亲自料理的,大铜床,全新被褥,还特为张了一顶灰鼠皮帐子,以示待客的隆重,害得张医生倒大为不安。
又说了些闲话,谈谈第二天逛些什么地方?然后道声&ldo;明天见&rdo;,古应春回到卧室,七姑奶奶已经卸了妆在等他了。&ldo;今天张医生高兴不高兴?&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