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网

天天文学网>为什么叫红顶商人胡雪岩 > 第124章(第1页)

第124章(第1页)

他是由古应春陪着来的。船到望仙桥埠头上早有一乘绿呢、一乘蓝呢的大桥在等候,另外一匹顶马、两匹跟马,四名兵丁,都穿着布政司的号衣,

四散排开,挡住了行人,留出一片空地,容宝森登岸。

船家将船泊稳,搭好跳板,船家与岸上胡家的听差合作,伸出一条粗竹杆,掐稳两端,高及腰际,宝森以竹杆作扶手,自跳板登上埠头,立即便

有一个穿得极体面的中年人,含笑迎上前来‐‐宝森在上海也见此人,名叫陶敦甫,字厚斋,捐了个候补知县,作胡雪岩的清客,专职是接待宾客。&ldo;森

二爷到底到了,胡大先生盼望了好几天了。森二爷路上还舒服?&rdo;

&ldo;舒服得很。&rdo;宝森舒了口气游目四顾,看过往辐辏的行人,不由得赞叹:

&ldo;都说杭州是洞天福地,真是名不虚传。&rdo;&ldo;森二爷只看到今天的热闹,哪知道十六、七年前满目凄凉,惨不忍睹的情形。&rdo;

&ldo;长毛&rdo;两番破杭州,被灾独重,善后复兴之功,推胡雪岩为首。做清客捧宾客以外,亦须不忌捧东主,但以不着痕迹为贵。听得这话,宝森连连

点头,&ldo;雪岩之有今日,实在是积德之报。&rdo;他跟胡雪岩的交情已很厚了。所以径以雪岩相称。

陶敦甫觑空跟古应春招呼过了,请宝森坐上胡雪岩自用的绿呢大轿;古应春坐蓝呢轿,由顶马引导前行,陶敦甫乘一顶小轿自间道先赶往&ldo;元宝街&rdo;等候。

&ldo;元宝街&rdo;满铺青石板,足容四马并行;街中突起,两头低下,形似元宝心,因而得名。不过,胡雪岩当初铺这条街时,却并未想到这个能配合他

的&ldo;财神&rdo;之号的俗气的街名,只是为了便于排水;当然,四周的阴沟经过细心修建,畅通无阻,每遇夏日暴雨,他处积雨水三尺,元宝街却只要雨停,便即水消。

由望仙桥到元宝街,只是一盏茶的工夫,坐在绿呢轿中的宝森,由左右玻璃窗中望出去,只见五、六丈高的一大圈围墙墙脚基石,竟有一人多高。

大轿抬入可容两乘轿子进出的大门,穿过门楼,抬入二门歇轿,胡雪岩已站在大厅滴水檐前等候了。

&ldo;森二爷,&rdo;胡雪岩拱拱手说:&ldo;一路好吧?&rdo;&ldo;很好,很好。&rdo;宝森扶着他的手臂,偏着脸细看了一下说:&ldo;雪岩,一个多月不见,你又发福了。&rdo;

&ldo;托福,托福。请里面坐。&rdo;宝森点点头,已把脸仰了起来,倒不是他摆架子不理人而是因为胡家

的厅堂过于宏敞,必须仰着脸才能看清楚。未看大厅,先回顾天井;天井有七开间大,而且极深,为的是可以搭台唱戏。大厅当然也是七开间,估计可

摆三十桌席;由于高敞之故,堂奥虽深,却很明亮;正中树一方蓝地金底、四周龙纹的大立匾,窠巢大书&ldo;积善衍庆&rdo;四个黑字,正中上端一颗大方印,

一望即知是御玺,上下款却因相距得远,看不清楚,不知是慈禧皇太后,还是先帝的御笔。

转眼看去,东西两面板壁上,各悬一方五尺高、丈余宽的紫檀挂屏,西面是一幅青绿山水,东面是贝子奕谟写的《滕王阁序》,旁有两扇屏门,

料想其中当是家祠;旗人向来重礼节,当即表示,理录瞻拜。

胡雪岩自然连称&ldo;不敢当。&rdo;只是宝森意思诚敬,当下唤人开了屏门,点燃香烛;宝森向神龛中&ldo;胡

氏列祖神位&rdo;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胡雪岩一旁陪礼,最后又向宝森磕头道谢。

&ldo;还要见见老太太。&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