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些食不甘味、寝不安枕;常常往来的一个好朋友,便劝他去求一支签。他这个朋友叫柯绍半,字凤笙,山东胶州人。告诉徐世昌说:&ldo;琉璃厂
的吕祖祠,那里的签,最灵验不过,有求必应;有应必中。你何妨去求一求
看。&rdo;徐世昌欣然乐从,到了琉璃厂吕祖祠,看香火比它西面的火神庙还盛,
信心便又添了几分。当下虏诚祷祝,抽了一支签出来,上面写的一首诗是:
&ldo;八九玄功已有基,频添火候莫差池,待看十二重楼透,便是丹成鹤到时。&rdo;
&ldo;这好象工夫还不到。&rdo;徐世昌说:&ldo;今科恐怕无望。&rdo;&ldo;不然。&rdo;柯绍半说:&ldo;照我看,这是指春闱而言,第二句&lso;频添火候莫差池&rso;,是说你秋闱得意以后,
要加紧用功,多写写&lso;大卷子&rso;,明年会试中式,殿试得鼎甲,那岂非&lso;十二重楼诱&rso;出?&rdo;
徐世昌听这一解,大为高兴。再看诗后的&ldo;断曰&rdo;:&ldo;光前裕后,昌大其门庭&rdo;,益发满心欢悦了。
到得登榜那天,由半夜等到天亮,由天亮等到日中,捷报来了,不过徐世昌却格外难堪,原来他的胞弟徐世光中了第九十五名举人。
当下开发了喜封,在会馆中乱过一阵,等静下来不由得凄然下泪。
&ldo;大哥,我看你的闱墨比我强。&rdo;徐世光安慰他说:&ldo;一定是五经魁,报来还早呢!&rdo;
原来乡试发榜,弥封卷子拆一名,写一名,从前一天半夜,一直要写到第二天晚上。向例写榜从第六名开始,前五名称为,&ldo;五经魁&rdo;,留到最后
揭晓,那时已是第二天晚上,到拆五经魁的卷子时,闱中仆役杂工,人手一支红蜡烛,光耀如白昼,称为&ldo;闹榜&rdo;。其时黄昏未到,所以徐世光说是&ldo;报来还早呢&rdo;。
&ldo;报!&rdo;外面又热闹了,徐世昌侧耳静听,报的是:&ldo;贵府徐大少爷郎世昌,高中壬午科顺天乡试第一百四十五名举人。&rdo;
这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泥金报条上所写的,还怕会眼花看错,报子&ldo;连三元&rdo;来讨赏,赏了二十两还不肯,说是:&ldo;大少爷、二少爷,双喜
临门,起码得赏个一百两银子。&rdo;这总不是假的吧!
争多论少,终于以四十两银子打发了&ldo;连三元&rdo;。不过这是&ldo;头报&rdo;,接下来还有&ldo;二报&rdo;、&ldo;三报&rdo;,少不得还要破费几两银子。这一夜会馆中很
热闹,徐氏兄弟棠棣联辉,他们所住的那个院子,更是贺客接踵不断,直到午夜过后,才得清静下来,虽然人已经非常困倦了,但徐世昌的精神亢奋,
一点睡意都没有。
&ldo;二弟,好灵啊!&rdo;徐世昌突然跳起来,大声嚷着,倒把徐世光吓一大跳。
&ldo;大哥,什么东西好灵?&rdo;
&ldo;,二弟,你不能用&lso;东西&rso;这种字眼,我是说吕祖的签好灵。你看。&rdo;徐世昌指着签词:&ldo;&lso;光前裕后&rso;,不明明道破,你的名次在前吗?&rdo;
&ldo;呃!&rdo;徐世光也觉得有点道理,&ldo;真的,吕祖已经明示,我要沾大哥的光。&rdo;
&ldo;不过,二弟,你也别太得意。你将来的成就不及我。&rdo;他以兄长的身份,用这样的口吻说话,徐世光自然只有保持沉默。
&ldo;怎么,徐世昌说:&ldo;你不相信?&rdo;
&ldo;不是我不相信。我将来的成就不及大哥,也是可想而知的;不过刚刚是在谈吕祖的签,大哥一定在签上有所领悟,而没有说出一个究竟来,我就不便置喙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