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启星上校在1架wz-15指挥直升机上,率领6架wz-13掩护2架z-14直奔2个防空导弹阵地。那是极为关键的,否则我军的战机和运输机将要冒极大的危险着降。当然也可以用缴获的直升机将它们彻底摧毁,但如此一来不仅会造成基地的重大破坏,而且我军将失去研究&ldo;箭-2&rdo;的机会,而且不能利用s-17,就必须自己运来这一类重型防空导弹。先遣的6个人已经暂时控制了二处的指挥中心,但那里不仅有导弹部队的2百多官兵,而且有1个排的陆战队。董上校率领一个组突击&ldo;箭-2&rdo;系统,z-14刚着降,基地各处就响起了警报。由于先遣组控制了指挥中心,印军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于是武装直升机首先向那些营房发起攻击,一下直升机突击队员分组向各处印军发起攻击。在突击冲锋枪、枪榴弹的猛烈打击下,分散的印军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没有得到上级的确切命令,他们当然不敢去消毁这些导弹系统的。很快就被全部消灭了。s-17那里也干得同样漂亮,完整地夺取了系统。
印东部军区参谋长接管了指挥权,开始组织武警部队、陆战营和陆航集团军的部队首先夺回机场,否则北方的快速部队无法机降,总部已经在组织增援力量了。他们拥有轻型坦克、步兵战车,发挥人多势众的优势分4路向机场发起突击行动。就在这关键时刻,我军的电子战勇士终于通过遥控让基地的电话总机瘫痪,此时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已经合成在一个系统中了。印军的指挥已经混乱,更要命的是我军的增援部队已经到了。
最先到达的自然是16架&ldo;飞豹&rdo;它们的最后3分钟是大开加力的,25分钟就掠过了450公里的空间,它们安照陆一夫的指挥呼啸着扑向了4路正在发起攻击的印军。它们的狂猛火力绝对不是仓促上阵的印军所能抵挡的。仅仅过了1刻钟2架qy-8就到了,它们不到40分钟就越过420公里的空间,这2座&ldo;空中炮台&rdo;的到来终结了印军的反击。而且此时一批缴获的bd战车和潘哈德战车陆续到达,很快在机场周围布下了环形防御阵型。另一批战车则涌向了防空导弹阵地以加强防御。
此前在海上已经进行了一场空战和反舰战斗。当混合机群接获出击命令时,印军两栖舰队的上空有174中队的8架米格-21,它们前出80公里,而且4架在15000米上空防范隐形小飞机,4架在8000米高度警戒,它们的机载雷达俯视的距离号称有80公里,实际上70公里都不到。自然不能发现200公里远的我混合机群,反而将自己的距离、方位、速度等信息显示在&ldo;天眼通&rdo;雷达告警器的显示屏上。不久印军也得到了基地遭袭击警报,但军区并无权改变行动计划,舰队仍在以14节的最高速度前进。当16架歼-10从低空逼近到距米格机70公里时,猛地拉起机头继续高速逼近,直到65公里时&ldo;天眼通&rdo;才响起了报警声,米格机和现代级的雷达几乎同时跟踪到它们。率队的大队长殷诚中校命令立即发射了r-77远程导弹夹击它们,仍然采用指令指导,然后全体开加力继续追杀。
印军的米格机不能挂载重型空空导弹,而现代级的sa‐n‐17防空导弹的射程仅为38公里真是爱莫能助。带队的印军中队长萨克里少校大吃一惊,对方不但在数量上,而且在性能上也占了优势,一方面向基地报警,一方面想回逃到现代级的防空火力圈内。不过此时&ldo;库格马&rdo;号现代级驱逐舰的舰长贾欣斯中校已经被指定为舰队司令官,他命令米格机继续与对方周旋,以争取时间。基地的增援马上会来的。萨克里无奈地命令俯冲攻击,他们必须逼近到35公里才能发射r-73导弹。可惜尚未到达发射距离,自己的导弹报警机已经发出了尖叫,并显示是2枚夹击的。吓得这批&ldo;菜鸟&rdo;魂飞魄散,只顾逃命了。按理说米格-21机体轻巧,低空性能也极佳有逃命的机会,可惜此时他们正在高速俯冲,转向极为不易,前方又有强敌迎击。结果就没有悬念了。
此时2艘现代级又陷入了危境,每艘都受到4架飞豹的围攻。以&ldo;库格马&rdo;号来说,它有2座单臂导弹发射架,备有48枚射程为38公里的sa-n-17防空导弹,配有6部末端制导雷达,可以同时拦截6个来袭目标,这样的火力密度已可与&ldo;宙斯盾&rdo;系统一比高下,而在超低空拦截性能方面,sa-n-17甚至超过了&ldo;标准&rdo;导弹。问题是现代级始终是以反舰见长,它没有相控阵雷达以实施区域防空,防空导弹的射程也不再适应新一代的空射反舰导弹。&ldo;飞豹&rdo;逼近到45公里处首先是各发射了一枚c804模拟弹,这4枚导弹采用低-高-低的攻击方式。现代级的防空系统很快就探测到这4枚&ldo;白蛉&rdo;导弹,知道敌方发动了导弹饱和攻击,立即切换到自动控制方式,发射sa-n-17拦截,同时4座ak‐630型6管30毫米近防炮,也处于待发状态,此型近防炮也是非同小可的拦截武器,单炮射速为5000发/分-3000发/分,口径比美制的&ldo;方阵炮&rdo;更大,威力更强。8枚sa-n-17导弹率先升空,采用2打1的保险战术,由于是对付最熟悉的&ldo;白蛉&rdo;自然有十分的把握了。
可是在空中这些&ldo;白蛉&rdo;每枚都一分为四了,现代级自动控制程序自然&ldo;手忙脚乱&rdo;了,要同时对付这16个难以区分危险程度的目标可就无能为力了,只能不停地发射导弹应战,4座近防炮不停地转动方位准备迎战。因此,飞豹发射的c802b就可以从容地在超低空逼近驱逐舰了。c802是亚音速反舰导弹,此时却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印度人的现代级当然就不熟悉这款导弹的特性。而且亚音速导弹的红外特征要比超音速导弹的小得多,防空系统的发现距离就短。而且c802b也采用了红外图像跟踪寻的头,根据数据库中的图像比对,得知自身与目标舰之间的方位和距离,再选择避开近防炮的角度打击现代级的要害部位。本来c802b的射程达110公里已经接近&ldo;鱼叉&rdo;的130公里了。现在在40多公里处发射,不但把握更大,而且残余的燃料可加强打击的效果。忙得精疲力竭的现代级防空系统仅拦下了1枚真正的c802b,好在都是高爆战斗部,把上层建筑是比较彻底地破坏了,并未击沉它们。2艘现代级成了曙光中的2支火炬。&ldo;飞豹&rdo;与歼-10并没有为难其他的舰艇,向西方扬长而去。殷诚中校当然不敢得罪从安达曼出发的那支舰队,不能抢他们的功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