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航母群在8千米高空警戒的歼-10h有4架在航母群东北方80公里处,接到命令立即加速到22马赫的极速飞扑过来。印军护航机群是与&ldo;逆火&rdo;同时从低空加速仰升,有8架苏-27前来阻截。当双方相距110公里时,苏-27抢先发射了r-33。歼-10h不为所动,因为它们距&ldo;逆火&rdo;还有132公里的距离,又逼近了22公里,它们锁定&ldo;逆火&rdo;发射了8枚增程型r-77,并且不久就把导弹的控制权交给了下层的歼-12。歼-12的火控雷达的跟踪距离虽然只有40公里,但是它可以通过数据链接收预警机或&ldo;天罗盾&rdo;被动雷达的信息,远距离地发出指令控制导弹攻击目标。
在距航母群220公里处,&ldo;逆火&rdo;的导弹报警器发出了尖叫,各自的监视器上赫然出现2枚远程导弹的踪影,距离是38公里。&ldo;逆火&rdo;强大的被动防护系统开始运作了,干扰机启动,箔条弹、热焰弹大批地飞出,强劲的发动机推动战机进行机动,并且还发射了8枚r-77参与攻击歼-10h。难处在于它们还必须为&ldo;花岗岩&rdo;导弹制导,导弹的主动雷达的作用距离只有25公里,所以机动的余地并不大。就在这要命的时刻,它们又发现在右侧45公里处的8架歼-12在400米的低空追踪它们。这是因为这些超轻型战机雷达截面小,又在超低空飞行,才能逼近到如此近的距离。此时&ldo;逆火&rdo;无法发射r-77之类的中程雷达制导导弹,因为它们正在作机动飞行,不能为导弹作中段制导。只能等到40公里时发射r-73近程格斗导弹,自然4架歼-12也发射了&ldo;巨蟒4&rdo;报以颜色。
符少校率领的2个小队起先是为r-77导弹制导,尽管2架&ldo;逆火&rdo;躲过了导弹追杀,还是击伤了另2架,并把他们的阵型打乱了。在近距离的格斗中即使导弹的性能差不多,但是逃避导弹追杀的能力可差远了。第一轮导弹攻击就干掉了2架受创的&ldo;逆火&rdo;,把另2架也打伤了。歼-12则利用停喷燃油侧滑、发射热焰弹,只是毁伤了各1架。2架&ldo;逆火&rdo;不敢恋战匆忙发射掉空射&ldo;白蛉&rdo;就调头回窜了。符少校他们哪里肯罢休呢,立即斜插上去又是一轮密集的导弹攻击。
而空中英雄秦洪上尉恰好与1架转向的&ldo;逆火&rdo;迎头对撞,距离只有700米了,尽管格斗导弹的最小射程是500米,实际上是难以起作用的。机炮当然能起作用,但是只要你想避撞机头一歪,机炮就不会打中目标。&ldo;逆火&rdo;轰炸机像一堵钢墙般地压了过来,&ldo;红蜂鸟&rdo;战机大概还没有它的一台发动机大呢。但是秦上尉知道&ldo;红蜂鸟&rdo;的中间有1台结结实实的电动机,砸中&ldo;逆火&rdo;的要害部位一样让它受不了。他加大油门瞄准&ldo;逆火&rdo;的座舱笔直地撞了过去。4个印军飞行员根本也无法操纵庞大的轰炸机躲避,一个个都吓傻了。好在只有1秒多钟的时间。
脆弱的歼-12刚碰上&ldo;逆火&rdo;就解体了,弹射座椅倒是自动把秦上尉弹射出去了。发动机中的电动机却如同一个小铁坨以600米秒的相对速度扎进了&ldo;逆火&rdo;的座舱,并一直穿透到后部的油箱,轰炸机顿时爆燃成一个大火球。印军飞行员根本没有弹射跳伞的机会,但是那些飞溅的破片有几片扎进了我们的英雄的身体。幸好自动开伞成功,又幸好自动信标机没有损坏。营救队的直升机及时赶来把重伤昏迷的英雄救了回去。自从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发生后,我军在撞机减少伤害,及其海上营救作业、装备和组织方面下了极大的功夫。这在一系列的海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空中有2百多架战机轰鸣着,你来我往地以各型导弹和机炮进行生死搏杀。此时我军的基地防空系统和舰队的防空系统也在经受空前严峻的考验。基地防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是大量部署&ldo;道尔&rdo;、sa-17、s300v、红旗-9b等防空导弹就能解决问题的,困难的是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能有层次地进行拦截,还要充分利用被动防御手段,才能构筑起一个有效的防空系统,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的损失。
亭可马里基地周边山坡上的被动雷达的位置都是经过计算和实测的,保证它们的盲区最小。而且有2架歼侦-17在关键方向前出到150公里处的11000米高空探测敌机的动向,它们的探测范围也相当大。散布在基地四周的&ldo;微波炉雷达&rdo;则在接收无线电指令轮流开机,它们不但吸引了大批的反辐射导弹,而且为&ldo;冷眼&rdo;被动雷达照射目标。敌机的信息源源不绝地输入了防空指挥系统的电脑,电脑自动地或在人工的干预下分配拦截的资源-防空导弹、高炮和弹炮合一系统,对来袭的敌机和导弹进行有效的拦截。并对战果进行快速评析,再根据敌情和自己资源的变化情况作出反应。现在有了先进的敌我识别系统,防空导弹可以与战机协同歼敌,大大地提高了防空的效率。
基地内圈大批镀铝膜的巨型气球升空,它们改变了导弹或战机所探测到的雷达波的反射图像。不镀铝膜的大气球则挂上了天雷网拦截敌战机或巡航导弹。港内有一批小艇在游弋随时准备施放烟幕和发射箔条弹,另一些无人驾驶小艇拖带着一大串充填了泡沫塑料的十字形镀膜气球,它们可以模拟巨舰反射敌机或反舰导弹发射的雷达波。它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的损失。实践证明,我军快速部署的这一防空系统是成功的,船台上和码头上只有1艘德里级和1艘克里瓦克级各中了1枚反舰导弹,损失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