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希坦帕则急忙调兵遣将,让大批&ldo;独立军&rdo;回师贾夫纳地区。双方在这一地区展开了血腥的搏杀。我国政府严令我志愿军部队不得参与斯国的内战,仅限于同印入侵军的作战。
北部地区的战斗当然也影响到印军的这条补给线。特努什戈迪市驻军司令官费多曼少将在司令部内注视着&ldo;猎豹&rdo;行动的结果,从通报来看,战果并不显赫,战机的损失却很大。他对空军并不看好,认为中国的空军在朝鲜战争和越战中就同美军交过手,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战绩,而自己的空军在与巴基斯坦的空军对抗时,成绩都差强人意。现在正有2艘汽车轮渡搭载着2千名官兵、步兵战车、火炮和汽车等装备驶离码头往对岸的塔莱曼纳尔而去。这次倒不是去增援前线的,而是陆军新调来精锐的第15装甲步兵师的部队,他们将前往亭可马里协同夺回这个基地。今天午夜时分对岸就有8千多印军隐蔽地向亭可马里推进,这支部队过去后将加强突击力量,以便在空军的支持下一举收复这个海空军基地。
少将至今也没有听到那支部队发起攻击的消息,空军的打击似乎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这支部队的增援能起什么作用呢?
突然而起的空袭警报打断了少将的思索,他冒出了冷汗,知道此时呼救是不会有空军来救了,只能祈求大神保佑防空系统发挥作用了。也许是大神太忙了,没能来保佑他。首先是32枚海中升起的潜射重型导弹在歼侦-17的指示下准确地砸在特努什戈迪和塔莱曼纳尔两地的预警雷达、防空导弹阵地上,接着航母群和亭可马里基地的32架eq-6、q-6,12架&ldo;海鹞&rdo;再次以导弹、火箭弹和机炮把这二处的防空阵地打成了一片火海。2架q-6的重型反舰导弹转瞬间把那2艘汽车渡轮炸沉了,2千多印军无法作任何反击就葬送海底了。
随之而来的是吉林号和四川号上的2个陆战营搭载直升机,在亭可马里基地的大批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掠过贾夫纳半岛机降到特努什戈迪市以西60公里处,那是半岛最狭窄的部位,一下子切断了公路、铁路,截断了3万多印军的退路。什么,以2个营去包围3万印军?
半岛的这处南北不足15公里,这2个营只是扼守这个咽喉部位,并为空军指示目标而已,并非去冲锋陷阵消灭3万印军。印军当然不能允许这根钉子存在的,此时萨赖达斯上将由于海上空袭的失败已经退出指挥。印军总部指令从东西两侧紧急调动大军来夹击这支敌军,东侧的费多曼少将自然让第15装甲步兵师剩余的6千多官兵打前阵了。西侧从拉默纳特布勒姆市出动的2个步兵师在协同进攻。达维尔多上将一定忘了失去制空权的悲惨下场。
在围歼了印军南方的主力空军后,我军掌握了这一战区的制空权。所以光是武装直升机和攻击机的狂猛火力也让攻击的印军头痛了一阵。不过现在我军真正的打击主力登场了。他们是由20架h-8、80架h-6组成的轰炸机群穿过缅孟边境掠过孟加拉湾直扑战区外50公里处,在12000-15000米高空密集地投掷重型滑翔炸弹。1架h-8可载27吨-54枚炸弹,1架h-6是12吨-24枚,总共是1500吨-3千枚炸弹。当它们准确地扔在那些企图发起进攻的印军头上会产生什么后果,是谁都能想象得出的。一个个印军的炮兵阵地灰飞烟灭,被引爆的炮弹加强了轰炸的效果。那些空炸引信的重型炸弹简直就是恐怖的代名词,印军哪里还顾得上进攻,逃命才是要紧的事。
西侧的2个师的&ldo;优势&rdo;是可以逃回去,费多曼少将指挥的印军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退回去炸弹还是跟着过来。这些炸弹中还有不少钻地弹,让撤退的印军入地无门。1个多小时后,这批轰炸机返航了,不久第二波机群又飞临上空,它们由40架h-6掠过大尼可巴岛时汇合了岛上的36架q-6共同飞越孟加拉湾抵达战区的,再次以滑翔炸弹、导弹、火箭弹和机炮&ldo;耕耘&rdo;印军的营地。到下午2时许,集中在北部地区的2千名斯共人民军被直升机机降到我陆战队的阵地。他们的心情极为激动,恶邻印度依仗自己的武力随随便便就可以把军队开进锡金、不丹、马尔代夫和自己的祖国。现在自己在中国志愿军的帮助下,反击到了印度的本土。
不久有2架y-8改装的&ldo;空中炮台&rdo;、4架z-14直升机改装的&ldo;空中炮舰&rdo;为3千人的中斯联军开道,联军则在轻型坦克、步兵战车的掩护下向特努什戈迪的残余印军发起了猛攻。此时印度守军已经没有了炮兵的支持,简单的防御阵地已经破损不堪。费多曼的司令部都灰飞烟灭了,本来那3个师就是预备补充前线的,失去了第15装甲步兵师根本就没有斗志和能力来阻挡联军的攻击。到傍晚时分,各处的印军都停止了抵抗。3千人的联军居然接收了1万1千个俘虏,占领了特市。直升机自然又送来了更多的联军。
此时在斯里兰卡北部和印度南端,印军已经没有能与我舰载机联队抗衡的空军。南部的印军也只有很少的精锐部队,大多数也是在科伦坡一带。所以远征舰队护卫着一支亭可马里开出的船队,连同特市码头上的3艘汽车渡轮和2艘运输舰从容地把特市仓库内的大批物资以及1万多个印军俘虏押回了亭可马里。留下了4千多经过初步包扎的印军重伤兵。
钱德勒的侵斯印军陷入了危境,索拉雅政府更是受到了致命的一击。不过中印两国高层没有想到,这会立即在雪域高原的尼泊尔引发一场更残酷的大厮杀,几乎将中印两国拖入了第三次战争。